背在背上的文化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李白当年感叹巴蜀地区交通不便的名句。酉阳位于渝东南,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地势高低起伏,植被茂密,山路崎岖陡峭而狭窄。平坦地区用框载肩“挑”的方式,因所需空间较宽,需要保持身体垂直姿势和频繁换肩的动作,不便于在山道上行走。“背”不仅使货物更贴近身体,便于身体在陡坡中变换姿势,控制重心,同时可以腾出双手借力攀爬,比“挑”更高效。于是“背”就成为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方式,从而形成背在背上的“文化”。

根据“背”的内容和材质,可分为两大类:“背篼”和“背桶”。“背篼”又名“背篓”,是用竹条、藤等编成的筐状背具,主要用于装载固体物。

“背桶”是一种背栽液体物的木制背具。因为地理环境的特殊,无论是“背篼”还是“背桶”都具有和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形态。上宽下窄,呈喇叭形,下部与人的背宽相当,便于在灌木丛中穿行;上口较宽,整体较高,以弥补装载量。用竹、棕编织的背绳系于底部和中部(丘陵地区的背篼较矮较宽,背绳系于底部和顶部)。如需远距离背负,有便于歇肩的“丁”字棒——“打杵”将底部撑住,行走时“打杵”可作为拐杖使用。

_MG_0444

“背篼”因用途不同种类较多,其规格、形制、编法和筐眼疏密程度也各不相同。如背米、面粉之类的用细蔑丝背篼,非常细密,没有漏眼;背柴草用花篮背篼,篾粗漏眼较大。

背篼在这一地区人们的生活中,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符号。它揭示了人们不畏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在长期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一种适应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