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的贫瘠山村,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戏”如何持续?影像组将通过一系列的可视化设计和微动交互影像装置 ,还原白马坛戏班中的9位演员与4位锣鼓手的演出和生活原型。重点展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戏”的文化生态,同时项目组以多种形式参与到戏剧中,共同完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民晚会。透过这些影像,我们更应该关注到他们的执着和承诺是对“社会资本”的凝聚和释放过程,而不是一场表演。
根据哨尉阳戏所留下的唱本记录,哨尉阳戏源自清朝。由师祖陈光蛟设立坛口以来,至今已有140多年,至1993年共相传四代,由凡绍宣任掌教。凡紹宣之后,陈永霞继任掌教,直至今日。一般来说,阳戏班子的掌教,也就是班主,主要负责的是日常的组织工作,而在班子内通常会另设一名巫师,掌管通神祈愿的工作。
白马坛共有13位成员,班主陈永霞还兼任巫师。陈永霞家堂屋供奉着关公,本地及周边村子的村民都常来祭拜。据陈永霞说,当地阳戏主要做愿戏,既可以有小愿,也可以做大愿。当地发得最多的愿无非五种,与人生娶、生、寿、禄的传统祈福一致。具体的愿望其实都很朴素。首当其冲,许得最多的愿便是找对象,一般是愿主亲自前去堂主家发愿许愿; 其次是儿孙愿生儿育女;三是过生日,祈福长寿平安;四是生病,祈求早日康复;五是祈求金榜题名,早日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