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民族(Ⅱ)

 

上篇主要介绍了鄂温克族及鄂温克各部落的服饰特点,这一篇将带大家了解蒙古族的特点。 在上一篇我们提到,呼伦贝尔的蒙古族主要为巴尔虎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厄鲁特蒙古族,巴尔虎蒙古族又分为新巴尔虎和陈巴尔虎。所以接下来也会分门别类的为大家介绍。

蒙古族服饰总特点——草原风情、游牧豪情

蒙古族服饰,不用多说,当然是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以袍服为主,这样便于鞍马骑乘。牧区的冬装必须有较强的防寒作用又要便于骑乘,所以多为光板皮衣。夏装则多布类,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红、绿绸缎做腰带。长袍身端肥大,体现着蒙古牧人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

蒙古族偏爱鲜艳、光亮的颜色,使人感到明朗、身心欢娱。蓝天白云、绿草红衣,如同金字塔之于大漠孤烟,何尝不是一种天然的和谐、孕育于自然的美。

 图片7

 

蒙古族服饰各部落特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内蒙古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不尽相同,形成了巴尔虎、布里亚特、鄂尔多斯等数十种部落服饰风格。他们之间,基本形大体一致但又有特点

 

巴尔虎蒙古族特点——历史悠久,色彩鲜艳

巴尔虎蒙古人居住在内蒙古东北陈巴尔虎旗和新巴尔虎旗的蒙古族。这两个巴尔虎的服饰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比如陈巴尔虎人的长袍开衩,新巴尔虎人的不开衩。

巴尔虎蒙古族服饰较多保留着古代蒙古民族服饰的特点和传统风格。男子主要穿以蓝、紫红团花缎面料的长袍和特尔利克(棉、夹长袍的别名),夏季穿单衫,系绸类腰带靠下腰系,以上提袍为美;妇女则穿红、绿色绸缎面料的长袍和特尔利克,以靠上腰系腰带,使袍子上部贴身为美。

图片8

巴尔虎服饰色彩尤为鲜艳。据博物馆的讲解员介绍,这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鲜艳的色彩不仅被巴尔虎人当作审美的对象,而更重要的是他们最能懂得在远距离联系时,鲜艳的色彩可能成为生死攸关的视觉信息。这就是我们无数次的在说的:服饰作为人文风俗最重要的体现,深切反映着生产生活的智慧与特点。

 

新巴尔虎蒙古族特色——出嫁的少女

新巴尔虎少女一般到十七八岁就要出嫁。关于新娘的服饰,新巴尔虎的祝颂者们有如下真实的赞述:头上戴的是青鼬貂皮冠,后垂一双美丽的红飘带。还有刻有凸花的银额箍,其上镶嵌着大小红珊瑚。面颊两边带的是银发夹,还有雕刻玉花的双发套。手上带的是银手镯和戒指,身上带的是银图海和垂饰”可见其精致华美。

图片9

最明显的特点是有美丽袖箍的灯笼式接袖,腰节有横向分割的装饰结构。下摆前面有褶,后面无。长袍外面套穿一件有4个开衩、5道银质扣袢儿的对襟长坎肩这种长坎肩同样在腰节有分割,无领,上身紧,腰节打褶,在对襟之缘和袖窿镶有二指宽库锦沿边儿。其上要悬挂八宝垂饰和彩巾。

 

陈巴尔虎蒙古族特色——特有的索海靴

冬季索海靴靴身用羊皮制成,放有套毡袜,以防寒抗冻;夏季索海靴靴身用帆布制成,较冬款轻盈便捷。底部皆用牛皮制成,靴套部位用剪制而成的各类蒙古特点剪画点缀,脚踝处有较大云饰剪画。

图片10

厄鲁特蒙古族特色——独特的长马甲与发套

厄鲁特蒙古族生活在寒冷的北方,长期的征战、迁徙和游牧,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服饰不同,厄鲁特蒙古袍外还有一件长马甲,蒙语为“斯格德格”:肩宽而上翅,硬度较强,不带扣子,用带饰物的银链连住。女马甲左侧带有白、红、黄、绿、蓝五彩方丝巾,代表乳汁、火种、宗教、草原生命、长生天。右侧戴有针线包、白银制成的弯月型饰物下面吊有镊子、牙签、等妇女们常用的美容及生活必须需品。据说,长马甲在战乱中起到护肩的作用。

发套是厄鲁特妇女特有的保护长发的装饰品,蒙语称为“套和格”:用黑色大绒做成,宽约12厘米,长短因人而宜,上面用彩色丝线手绣上精美的象征吉祥的图案,末端装饰着白银和黑丝线做成的长约2030厘米的长穗。飘逸的黑色长穗像妇女的头发,寓意妇女健康美丽。

图片11

布里亚特蒙古族特色——特殊的雨衣

布里亚特蒙古族居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它的服饰既有一般蒙古族的风格,又受到俄罗斯和鄂温克等民族的影响。男子冬季戴红缨角帽,帽边和帽耳是羔皮或水獭皮等贵重皮毛,身着羊皮长袍扎彩绸腰带,脚穿自制布里亚特式厚毡高腰蒙古靴。春秋两季身着布袍,脚穿皮靴。夏季,男子头戴呢子角帽,称为“尤登”,身着布夹袍,脚蹬单皮靴,身披宽大的较厚呢子做成的朝布(意为雨衣),以防雨或夜晚在外寒冷,它用细毛毡子作为草料而做成的、适合于温差幅度很大的地区的特殊的雨衣,其他任何牧业地区都很少见,其特点是又保暖二又防雨。

 

 

 

图片12

(图片来自于滕利明 http://dz.cppfoto.com/Activity/showG.aspx?works=287561&pag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