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2017年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侗锦组成果汇报

0

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大湘西少数民族织锦刺绣工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训》侗锦组于2018年6月28日开班,7月2日在季铁、杨苗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湖南省通道县牙屯堡镇文坡村中国侗锦传承基地进行集中学习创作。此次学员包括高校教师、研究生、企业设计师、当地织娘等,侗锦组教师团队根据10位学员不同的专业背景和侗锦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将创作分为纤维艺术与装置艺术、侗锦手工日用产品、侗锦体验与旅游商品三个类别。

作品名:《新生》系列

作者:孟昕

个人简介: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染织纤维专业,现任教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作品一简介:该纤维艺术装置作品受中国侗锦传承基地邀请,于基地一楼创作完成。以传统侗锦织机出发,通过材料将电子技术、光影艺术引入作品之中。

1

作品二简介:该组纤维作品由三个侗族鼓楼为原始形象进行创作。在侗族村落,鼓楼是侗族人民击鼓聚众、议事的会堂,是侗族文化的精神载体。

 2

作品名:《锦觅》

作者:梁韵

个人简介: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创新应用方向,现任教于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作品简介:该作品概念来源于侗族女孩子新嫁及盛大节日所带的配饰。将侗锦融入作品,使之成为日常可穿戴的饰品。作品包含:颈链、手链、耳环。通过配色、图案、材质等不同选用,表达出侗族女孩子所经历的一生。

3

4

56

作品名:《线&现》

作者:向姣娥

个人简介:毕业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之后开始学习书法、茶道。现就职于武陵山非遗文创中心,从事传统文化的创新工作。

作品简介:该作品为探索传统书法文字艺术与侗族文化及织锦相结合的装饰装置作品。表现传统侗族风俗和节庆,如:月也、吃冬、萨岁、尝新、行歌坐夜等。

7 

作品名:《侗族盛装》——芦笙衣

作者:秦臻

个人简介: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任教于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设计系。现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攻读博士。

作品简介:该作品主要针对侗族传统盛装进行复原性设计研究。本次服装的款式主要考据于侗族传唱的《远祖歌(嘎茫莽道时嘉)》,设计有对襟里衣、银甲、贯头式披风、帘状下裙、绑腿、头巾、腰带共七件制。

8 

据考据,侗族于春秋战国时期迁徙至湘西、黔东南地区形成,之后于山中封闭独居,与外界交流甚少。春秋战国时期服装崇“玄衣纁裳”,即以红、黑色为尊,结合临居苗族、瑶族等民族盛装调研,以确定服装的主要色调。

9 10

服装纹样由侗锦纹样提取,主要纹样为凤鸟纹,侗族崇鸟,芦笙衣又名“白鸟衣”,结合吊饰羽毛,在歌舞时呈飘逸飞翔状。服装领口、袖口装饰八角花,于侗族传统中为勇敢、吉祥之意。手臂饰被侗族视为保护神的蜘蛛纹。下裙群帘纹样为象征男性特征的竹根花、八角花、蜘蛛纹、鸟纹、水波纹等。绑腿饰马纹及蜘蛛纹。头巾饰羽毛及鸟纹。

1112 

作品名:《融》

作者:邹汝琼、徐思媛、王静怡

个人简介:邹汝琼,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现就职于湖南侗脉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的是侗锦文化研究。

          徐思媛,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

          王静怡,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

作品简介:《融》系列作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交融,侗族聚居地的山脉较多,天空由于山峰和空气中的雾气,遥望山间,山峰间易形成由深到浅的蓝色渐变。正是这种环境,孕育出侗族人民温和、淳朴、宁静的性格。本作品采用传统侗族织造方法,将渐变的蓝染表现运用到侗锦中,运用织线的色彩变化,呈现出蓝色渐变的效果,打破了传统侗锦的图案表现方式。将该面料运用到包包、领带等服饰产品。

 13

 

 1415

作品简介:该作品为《融》系列作品第二部分,融和,寻求不同事物之间协调而平衡的美好状态,在传统的侗族文化中亦有顺应自然,万物之美从“和”而来的哲学。和并不代表完满,可能还有残缺。“和”字隐藏在有趣的侗族几何纹样与线条的平衡中,在改变具象图案的表现形式,在侗族传统织锦与现代生活需求中寻找平衡。在织造方式上,创新使用机织的方式来表现侗锦,希望工业化和传统手工艺相互支撑互为协调。在剪裁方式上,应用不同的拼接方式将传统侗布和机器织造的布料相结合。

 1617

18
 

作品简介:该作品为《融》系列第三部分,融汇,希望于现代钢筋水泥的社会中找到与侗锦的结合方式。对侗族传统纹样进行变化,赋予平面纹样立体动态,在结构组织上将侗锦传统的菱形、矩形、横纵布局之间相互结合进行重构。将图案的创新用机织的方式进行织造,并将该面料应用于领带、抱枕、包包。

 1920

21

作品名:《锦色》

作者:龙利菊

个人简介: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坡村人,侗族,2016年从事侗锦织造工作,现于文坡村侗锦传承基地担任锦绣文坡公司的基地织娘负责人。

作品简介:该作品由侗族织娘创作,基于其对传统侗族文化的理解,以及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湘西少数民族织锦刺绣工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中所学到的现代设计知识,对侗锦进行创新设计与制作。

 22

2324

作品名:《祥龙献瑞》

作者:覃桂珍

个人简介:侗族刺绣覃家第五代传承人,师承侗族剪纸老太太覃奶时清,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韦清花。现为家庭式手作体验工坊“清花绣坊”传承人。

作品简介:该作品是以作者祖母——侗族剪纸艺人覃奶时清“龙”的图案,结合侗族刺绣技艺及侗族织锦技艺,制作完成的装饰艺术品,旨在探索侗锦、侗族刺绣和侗族剪纸的创新融合,及家庭式工艺传承与创新方法。

2526 

作品名:《哆耶灯》

作者:徐乐

个人简介:杭州大巧家居设计工作室联合创始人、杭州朴悟设计公司联合创始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工业设计教师。

作品简介:该作品灯罩镂空纹样灵感来源于侗锦传统图案“哆耶纹”。支架结构提取自侗族建筑结构——“燕子窝”,连接方式则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

 27

2829

创作花絮

 3031

32

 

 

 

在采风中找到文坡村尘封多年的戏服,老戏服复原整理后,由当地的村民进行再演绎。

33

特别感谢

此次作品设计完成得到通道县政府大力支持,特别感谢通道县政府领导:李清菊副县长、吴志勇副县长、县人大副主任龙章义;牙屯堡镇党委、镇政府;文坡村村支书、十九大党代表粟田梅。

在培训创作期间感谢浙江理工大学纺织学院、《丝绸》杂志社、嘉兴伟成织造有限公司的相关专家代表团莅临现场指导。

感谢湖南大学协助创作人员:王韵芝、朱碧玉、骆园、何东旭、田启俊、张越、汪晓宇、刘秋霞。

编辑:王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