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论文集-《寻找土地中内生的智慧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地域文化研究与实践》

7781609310679_.pic_hd

寻找土地中内生的智慧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地域文化研究与实践

 

光明日报|编者按 

2009年,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发起了第一期“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近10年来,“新通道”项目在重庆酉阳、湖南隆回花瑶、四川雅安、新疆那拉提与喀什、青海玉树、内蒙古呼伦贝尔、云南香格里拉等地相继开展,15个国家、400多名师生在活动期间与村民共同探索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价值的路径。他们与地方政府、企业、当地居民实现了良好的创新互动,积累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研究与乡村振兴实践经验。

乡村振兴·艺术实践

       乡村振兴,不是要回到“乡愁”记忆中的乡村,而是要面向新的文化和技术条件,重新构建城乡互动的生产、生活、生态。在生态环境逐步修复、美丽乡村初见成效的时候,如何建立差异化、分布式、可持续的SLOC(小的Small、本土的Local、开放的Open、链接的Connect)生产与服务的平衡系统,我们需要寻找土地中内生的智慧。

  在发达省份,很多乡村拥有诗画一样的环境与空间,但同样存在产业升级的压力。而在中西部地区,已经不可能再走之前的“制造加工”的老路。我们会发现,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与落后的经济发展矛盾突出;文化资源缺乏差异化、多样化、特色化的转化方式;传统村庄缺乏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和新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因此,生产与文化发展的压力,并不是简单地依靠资本投入和产业复制就可以解决的。

    历史上,地域主义和本土设计的发展其实是一个漫长而反复的过程,从浪漫地域主义到批判性地域主义,从社区营造到社会创新等等,都是面对社会转型复杂问题的思考和回应。我们没有一个可以拿来即用的方法,但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年轻人在互动参与和联合创新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文化的价值和艺术的生命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发起和组织的“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是坚持比较久、投入比较大的一个“社会实验”。这个实验针对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2012年获得日本优良设计(G-mark)社区研究奖,2016年项目组在国际设计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发表研究论文,2016、2017年连续两次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等。在10万公里的行程中,参与的老师和同学不断地思考文化意义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且在创新工具和方法层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将地方性知识平台转化为“设计知识”

       在实地的田野工作中,我们发现书本记录并不完善,甚至与实际情况完全相悖,所以慢慢以文献、自媒体、口述、影像、实物等更综合的方法,构建以当地文化资源、自然资源、行为资源为内容的地方性知识平台,并逐步将这些依据转化为“设计知识”。

  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方面,建立了基于设计的文化知识语义模型、文化知识数据标准与地方性数据库,目前已经完成各地7000多件青铜器、陶瓷、织锦、挑花、木雕及竹编的数字技术规范和设计案例数据库的建设。

    在数字化再现和虚拟展示方面,我们对非遗资源建立了含采集建模、渲染生成、机器评估、跨媒体虚拟体验、数字娱乐于一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形成了具有高度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数字化环境。其中基于手势识别的“许愿-阳戏”互动影像游戏装置,在北京、深圳、重庆、米兰等地巡展,2016年该装置入选成卡耐基梅隆大学Climactic:Post Normal Design展览的全球22件作品之一。

  在知识平台的开放性上面,我们以“风景、人文、物语、社区”为基本构架,建立了集门户网站、移动App及第三方应用一体的文旅融合及开放式设计平台,满足了赋能创新、互动与协同设计的需求。

 

 

7791609310686_.pic_hd

红色织机——国家侗锦传承基地艺术装置设计

凝聚地方文化资源,为传统、产业、幸福感而设计

    10年来,我们坚持“创造劳动就业机会、创新文化传播形式、创新与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方式”的社会创新目标,凝聚地方文化资源,为传统、产业、幸福感而设计。

  为传统而设计:项目团队扎根湖南省通道县坪坦乡和隆回县虎形山乡,进行了系统的田野调查、美术考古、社会学分析及影像记录,尤其对两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重点考察,包括侗锦、侗族建筑、花瑶挑花、滩头年画、呜哇山歌等,从材料、纹样、色彩、形式、用具等方面深入挖掘其背后的人物、技艺、故事、民俗和环境,完成一系列包括移动客户端应用、音乐与影像纪录片等各系列设计,并建立了长期的社会观察、文化传播与生产合作的基地。

  为幸福感而设计:社会创新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当地人的幸福指数,我们通过比较不同的“幸福指数”评估方法,与当地村民展开充分对话。项目设计师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创造出愉悦孩子身心的公共玩具,结合当地的特色景观资源进行园艺开发、旅游规划等,并借助织锦比赛、音乐剧、影像游戏、文艺晚会等互动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让当地居民和外来者通过创造、交往而获得认同感和幸福感。

   为产业而设计:让农民致富,不能仅是简单的扶贫。只有具备了产业动力,当地人才能拥有持续的文化发展动力。我们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主要针对非遗与特色农产品两大模块构建系列品牌与商业模式,扶持孵化了“梭说”等自主文化品牌,打造了2万平方米的线下销售空间,独立开发“乡home”文创公益电商平台,并与八家电商平台达成合作协议,创造了一种典型的知识型驱动地域经济创新模式。项目重点支持的侗锦项目非遗传承人粟田梅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受到社会与媒体广泛关注。项目至今共筹集了1000多万资金,解决了600多户的脱贫问题,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以及精神、经济双扶贫的目标。

城乡互动的双轨制协作生产与地域品牌传播

       作为从本土情境出发的设计,应重新思考设计、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通过手工艺与工业化结合的双轨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手段,构建文化资源保护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双轨制协作生产机制。一方面整合乡村的自然、文化、行为、知识、组织等资源以构建地方性知识平台,同时也将乡村地域文化与资源贯穿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在农创产品、饮食医药、文化旅游、体育健身、工艺美术、戏剧演艺、节气会展、影视出版等多个产业,完善产业链,形成技术交流、市场共享、资源节约型的创新网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城乡互动局面。

  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开展“文化(内涵)—设计(重构)—艺术(再现)”的综合表达,用“本土化的故事,全球化的语言”输出乡村文化元素。通过影像、国际展览、移动应用开发等方式,促进全球化下的跨文化知识共享与互动,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上的文化影响力和特色文化产业输出能力。

  我们试图读懂非遗手工艺人的执着,但更重要的是铭记留守老人和儿童期待的眼光,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设计驱动的“农民创业+学生创新”的双创模式。我们从社会学和设计学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设计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方法的5大转变:设计对象的变化——从以用户为中心到以社区为中心;设计内容的变化——从产业需求到社会需求;设计组织方式的变化——知识平台与组织设计;设计参与方式的变化——从专家设计到参与式设计、共同创造;设计价值的转变——从差异到关联。

  在这些转变中,我们体会到“设计”不仅仅可以再现和重构传统文化,也是联结农耕文化与工业文明的桥梁,更是重建文化认同和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我们将政策研究、文化生态、技术应用、设计组织、设计评估、生产体系、品牌推广、渠道建设、知识产权等内容整合起来,形成了特色文化产业的九大模块设计,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商业模式。

 

通道县鼓楼内的“龙舟——儿童公共游乐秋千设计”

7811609310735_.pic

“花瑶挑花”系列农产品包装设计

7821609310743_.pic_hd

作者:季铁(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17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