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冉启尧 桃坡杨戏班班主
地点:酉阳县铜鼓乡桃坡村9组
时间:2013.8.8
当我们一行5人到达冉启尧家中时,老先生正在打扫房间,今年58岁的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目光炯炯,精神矍铄。作为酉阳县阳戏传承人的代表,老先生从事阳戏表演事业已近30年,说话和举止都透露出温和绵软以及文化人特有的气质。
围绕着阳戏的起源和现状这两大问题,老先生侃侃而谈。根据他的描述,酉阳地区阳戏的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唐朝,由从河南逃荒至酉阳的陈法林所创立的(具体的发展情况参见“白马堂”图)。通过酉阳地区的阳戏我们能够大致了解唐朝中原农村戏剧的面貌。
阳戏最初的表演目的是为了纪念武圣关羽,以借此来弘扬忠义孝悌的传统思想。以冉启尧的说法,阳戏的创始人笃信关羽是受玉皇大帝指令而下凡间拯救天下苍生的星宿神仙。每逢有红白喜事时,每家每户都会邀请戏班跳场阳戏,以期得到庇佑。
谈到当前阳戏的状况时,老先生却忧心忡忡。他说在解放以前的酉阳地区有阳戏班子(白马堂)48个,盛极一时。但在解放后由于各项政治运动的冲击,阳戏几乎绝迹。好在改革开放后,在中央政策的鼓励下和老师傅的努力下,阳戏渐渐复苏。但因为如今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以及出于经济原因,尽管国家大力提倡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酉阳地区只有6、7个戏班还在苦苦挣扎。他们这里最大的困难就是演员的青黄不接,之前的老师傅相继离世,而掌握部分的年轻人为了生计大多外出务工,戏班往往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凑齐一出戏的全部演员完整地上演上一出戏。前几年由于政府大力投入开发桃坡村的旅游业,在每年秋收节气过后就会有大量游客来到清寂的村子游玩,带来一丝的生气。老师傅们往往趁着旅游旺季进行表演来维持戏班的日常运转。但今年桃坡村的戏班连一场戏都没演过。
正式的采访过后,老先生应我们的要求展示戏班的各种道具,按理说铜鼓地区各个村落的戏剧内容基本一致,道具也该相差不大。但我们明显感觉到当地戏班的面具相较于其他地区的来说做工更为考究精细,戏服也更为华美靓丽。但更为宝贵的是老先生给我们展示了桃坡村阳戏班班主的谱系,我们得以了解此处阳戏传承发展的全貌。
正式的采访结束后,瘦小精干的冉启尧老先生坚持送我们到村口。我不禁感叹,他那柔弱的肩膀曾撑起了一个戏班的荣耀。远处天蓝如洗,一丝杂质也没有,但我分明看见,那一个个鲜活的角色,慢慢地在那里唱着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