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卞与

专题:民族(Ⅲ)

已经是服饰的第三篇啦。这一篇为大家介绍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的服饰特点。

鄂伦春服饰与鄂温克服饰的渊源——承袭一脉

鄂伦春和鄂温克都是通古斯系民族北通古斯分支,语言和血缘上都极其相近,后来各自独立生活和发展,方有不同的民族名称。鄂伦春人居住在山区,仍然进行狩猎生产,而鄂温克族有的居住靠近牧区,学习了经营牧业;有的居住在靠近农业区,学习了经营农业,只有少数人仍然过着游猎生活(也就是第一篇提到的三个部落啦)。所以他们的服饰有许多共同元素,鄂伦春的服饰更为原始粗犷、有狩猎民族的特点。

图片13(图片来自陈海汶《和谐中华——中国56个民族剪影》 )

鄂伦春服饰的总特点——狩猎特色  

鄂伦春人狩猎的对象主要是“皮大肉多”的野兽,如狍子、鹿、野猪和熊等。狍皮文化成为鄂伦春族比较有特点的物质文化之一,主要体现在民族服饰上。传统的鄂伦春族服饰从头到脚多是狍皮制作的,如狍皮袍、狍皮裤、狍头皮帽等。

图片14

男女皆穿宽大右衽皮袍,两侧或前面开衩。女袍则较为鲜艳复杂,襟边、领口、袖口及下摆等处镶绣花边纹样;青年女子喜戴用珠子、扣子或贝壳等串缀而成的头饰。

图片16

第一篇提到的鄂温克人的狍子帽,它更是鄂伦春人最出名的标志,被唤作叫密哈特。这种帽子既可保暖,更是狩猎时的极好伪装。

 

鄂伦春服饰的特色——烂漫花纹

在这次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早期的生活中,少数民族创造的物器、服饰的纹样都来自于大自然,这些淳朴自然的装饰有着天然烂漫的美,也让我们看到在基本功能满足了之后,我们的先人最原始的、对美的追求。鄂伦春的传统服饰中,也并不全是对动物皮子的直接变化,也有着一些朴素的装饰。图片17

 

 

达斡尔族的服饰特点——历史漫漫,不断融合
在清代及清代以前,达斡尔族保持着以皮衣为主的传统服饰文化。男子服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冬季,男人们穿的皮袍多采用立冬至春节前后的兽皮或牲畜皮制作,春秋两季,男子们穿一种长至膝盖的皮袍,叫哈日密。这种皮袍采用春、夏或秋初的狍皮制作。由于缺少布匹,男子们一年四季都穿皮裤。男人们头上戴的帽子种类较多,有冬天戴的皮帽,春秋时戴的毡帽,夏天戴的草帽,见客时戴的礼帽,郑重场合戴的官帽,狩猎时戴的狍头皮帽等等。脚穿奇卡米(用袍皮、鹿皮作的靴子)、斡洛奇(布靿布底或皮底的便靴)或靰鞡。妇女穿长袍,不束腰带,不穿短衣,颜色以蓝为主。冬季穿奇卡米;夏天穿白布袜子、花鞋。年节或者喜庆时穿各色绣花的绸缎衣服,外面套的斜襟坎肩叫奥勒情,与清朝满族样式基本相同,内吊皮里,外加缎面。

图片18

(图片来自陈海汶 《和谐中华——中国56个民族剪影》 )

 清末以后,达斡尔族的传统狩猎经济日渐萎缩,布匹绸缎得以大批量运入,皮革制品在达斡尔族传统服饰习俗中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同时,服装的式样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达斡尔族的服饰特色——从左衽到右衽

关于达斡尔族历史上的多变,从左衽到右衽的变化可以窥见一二。历史上达斡尔族是个骁勇善战的民族,达斡尔族及其先人常年生活在马背上,养成了左手持缰绳、右手使用武器的习惯;生产生活中,习惯右手架鹰或拿马鞭,而持缰的左手可以空出来做一些事情,左衽服饰更方便左手往左怀里取放物品;此外,擅长骑马射箭的达斡尔人在拉弓时穿着左衽服装较为便利。

其后,达斡尔民族长期与满、蒙、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生活在一起,服饰上相互影响、融合、借鉴,各民族间的服饰(尤其是现在的服饰)很多已没有了明显的特征区分,特别是达斡尔族南迁后效命于清廷被编入八旗,服饰上自然受满族影响更多些,左衽服饰逐渐减少,右衽居多。

所以我们看到现在达斡尔族的服饰,多为立领右衽长袍,着布或皮裤。男子穿大襟皮袍,外加长袍,束宽腰带,戴草帽,冬季戴皮帽,穿皮靴。妇女着绣有花边图案的长袍,有时外套长或短坎肩,喜穿绣花鞋。图片19

 

鄂伦春的服饰中主要有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三种。以几何纹数量最多,主要有圆点纹、三角纹、水波纹、浪花纹、半圆纹、单回纹、双回纹、丁字纹、方形纹、涡纹等多半需要大量组合,以产生新的图案节奏和旋律。植物纹数量居次,以叶子纹、树形纹、花草纹、花蕾纹为主,其中南绰罗花纹样尤为突出,运用甚广鄂伦春语南绰罗花意为最美的花,象征纯洁的爱情多用于姑娘嫁妆的,以示爱情纯真幸福花形呈字架,以云卷变形纹表示。动物纹数量最少,主要有云卷蝴蝶纹、鹿形纹、鹿头云卷纹及马纹还有借鉴他民族的纹样,如寿字纹等。心灵手巧的鄂伦春妇女们会将其以绣缝和剪画再贴制的方法呈现。

 

达斡尔族的服饰特点——历史漫漫,不断融合
在清代及清代以前,达斡尔族保持着以皮衣为主的传统服饰文化。男子服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冬季,男人们穿的皮袍多采用立冬至春节前后的兽皮或牲畜皮制作,春秋两季,男子们穿一种长至膝盖的皮袍,叫哈日密。这种皮袍采用春、夏或秋初的狍皮制作。由于缺少布匹,男子们一年四季都穿皮裤。男人们头上戴的帽子种类较多,有冬天戴的皮帽,春秋时戴的毡帽,夏天戴的草帽,见客时戴的礼帽,郑重场合戴的官帽,狩猎时戴的狍头皮帽等等。脚穿奇卡米(用袍皮、鹿皮作的靴子)、斡洛奇(布靿布底或皮底的便靴)或靰鞡。妇女穿长袍,不束腰带,不穿短衣,颜色以蓝为主。冬季穿奇卡米;夏天穿白布袜子、花鞋。年节或者喜庆时穿各色绣花的绸缎衣服,外面套的斜襟坎肩叫奥勒情,与清朝满族样式基本相同,内吊皮里,外加缎面。

 
 

(图片来自陈海汶 《和谐中华——中国56个民族剪影》 )

专题:民族(Ⅱ)

 

上篇主要介绍了鄂温克族及鄂温克各部落的服饰特点,这一篇将带大家了解蒙古族的特点。 在上一篇我们提到,呼伦贝尔的蒙古族主要为巴尔虎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厄鲁特蒙古族,巴尔虎蒙古族又分为新巴尔虎和陈巴尔虎。所以接下来也会分门别类的为大家介绍。

蒙古族服饰总特点——草原风情、游牧豪情

蒙古族服饰,不用多说,当然是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以袍服为主,这样便于鞍马骑乘。牧区的冬装必须有较强的防寒作用又要便于骑乘,所以多为光板皮衣。夏装则多布类,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红、绿绸缎做腰带。长袍身端肥大,体现着蒙古牧人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

蒙古族偏爱鲜艳、光亮的颜色,使人感到明朗、身心欢娱。蓝天白云、绿草红衣,如同金字塔之于大漠孤烟,何尝不是一种天然的和谐、孕育于自然的美。

 图片7

 

蒙古族服饰各部落特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内蒙古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不尽相同,形成了巴尔虎、布里亚特、鄂尔多斯等数十种部落服饰风格。他们之间,基本形大体一致但又有特点

 

巴尔虎蒙古族特点——历史悠久,色彩鲜艳

巴尔虎蒙古人居住在内蒙古东北陈巴尔虎旗和新巴尔虎旗的蒙古族。这两个巴尔虎的服饰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比如陈巴尔虎人的长袍开衩,新巴尔虎人的不开衩。

巴尔虎蒙古族服饰较多保留着古代蒙古民族服饰的特点和传统风格。男子主要穿以蓝、紫红团花缎面料的长袍和特尔利克(棉、夹长袍的别名),夏季穿单衫,系绸类腰带靠下腰系,以上提袍为美;妇女则穿红、绿色绸缎面料的长袍和特尔利克,以靠上腰系腰带,使袍子上部贴身为美。

图片8

巴尔虎服饰色彩尤为鲜艳。据博物馆的讲解员介绍,这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鲜艳的色彩不仅被巴尔虎人当作审美的对象,而更重要的是他们最能懂得在远距离联系时,鲜艳的色彩可能成为生死攸关的视觉信息。这就是我们无数次的在说的:服饰作为人文风俗最重要的体现,深切反映着生产生活的智慧与特点。

 

新巴尔虎蒙古族特色——出嫁的少女

新巴尔虎少女一般到十七八岁就要出嫁。关于新娘的服饰,新巴尔虎的祝颂者们有如下真实的赞述:头上戴的是青鼬貂皮冠,后垂一双美丽的红飘带。还有刻有凸花的银额箍,其上镶嵌着大小红珊瑚。面颊两边带的是银发夹,还有雕刻玉花的双发套。手上带的是银手镯和戒指,身上带的是银图海和垂饰”可见其精致华美。

图片9

最明显的特点是有美丽袖箍的灯笼式接袖,腰节有横向分割的装饰结构。下摆前面有褶,后面无。长袍外面套穿一件有4个开衩、5道银质扣袢儿的对襟长坎肩这种长坎肩同样在腰节有分割,无领,上身紧,腰节打褶,在对襟之缘和袖窿镶有二指宽库锦沿边儿。其上要悬挂八宝垂饰和彩巾。

 

陈巴尔虎蒙古族特色——特有的索海靴

冬季索海靴靴身用羊皮制成,放有套毡袜,以防寒抗冻;夏季索海靴靴身用帆布制成,较冬款轻盈便捷。底部皆用牛皮制成,靴套部位用剪制而成的各类蒙古特点剪画点缀,脚踝处有较大云饰剪画。

图片10

厄鲁特蒙古族特色——独特的长马甲与发套

厄鲁特蒙古族生活在寒冷的北方,长期的征战、迁徙和游牧,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服饰不同,厄鲁特蒙古袍外还有一件长马甲,蒙语为“斯格德格”:肩宽而上翅,硬度较强,不带扣子,用带饰物的银链连住。女马甲左侧带有白、红、黄、绿、蓝五彩方丝巾,代表乳汁、火种、宗教、草原生命、长生天。右侧戴有针线包、白银制成的弯月型饰物下面吊有镊子、牙签、等妇女们常用的美容及生活必须需品。据说,长马甲在战乱中起到护肩的作用。

发套是厄鲁特妇女特有的保护长发的装饰品,蒙语称为“套和格”:用黑色大绒做成,宽约12厘米,长短因人而宜,上面用彩色丝线手绣上精美的象征吉祥的图案,末端装饰着白银和黑丝线做成的长约2030厘米的长穗。飘逸的黑色长穗像妇女的头发,寓意妇女健康美丽。

图片11

布里亚特蒙古族特色——特殊的雨衣

布里亚特蒙古族居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它的服饰既有一般蒙古族的风格,又受到俄罗斯和鄂温克等民族的影响。男子冬季戴红缨角帽,帽边和帽耳是羔皮或水獭皮等贵重皮毛,身着羊皮长袍扎彩绸腰带,脚穿自制布里亚特式厚毡高腰蒙古靴。春秋两季身着布袍,脚穿皮靴。夏季,男子头戴呢子角帽,称为“尤登”,身着布夹袍,脚蹬单皮靴,身披宽大的较厚呢子做成的朝布(意为雨衣),以防雨或夜晚在外寒冷,它用细毛毡子作为草料而做成的、适合于温差幅度很大的地区的特殊的雨衣,其他任何牧业地区都很少见,其特点是又保暖二又防雨。

 

 

 

图片12

(图片来自于滕利明 http://dz.cppfoto.com/Activity/showG.aspx?works=287561&page=7

 

专题:服饰(Ⅰ)

呼伦贝尔土地辽阔,有多个民族生活在此,形成了多样、各有特色又相互融合的民族服饰特点。其主要民族有鄂温克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而鄂温克族又有三支部落:索伦、通古斯、雅库特,他们各有特色;在呼伦贝尔的蒙古族主要为巴尔虎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厄鲁特蒙古族,巴尔虎蒙古族又分为新巴尔虎和陈巴尔虎。

是不是晕啦?一开始我们也觉得复杂与陌生,但这段时间,我们参观了各地区的博物馆、查阅文献资料、欣赏了各民族的服饰表演,最重要的是访问了各地区民族的服饰手工艺人,不说成为行内专家,但也能说出一二,给大家一个入门级的科普是没有问题的。

鄂温克族服饰总特点——“大山林中的人们的智慧

鄂温克族传统服装以皮制为多,直接取材于狩猎之后的动物皮毛我们在博物馆看到各种用狍皮、犭罕皮、鹿皮、羊皮等制作冬季长袍和各式鞋子、手套等。

图片1

皮帽也一样,多用狍、鹿、犴的头皮制成。尤其是狍头皮帽十分普遍。它是用一整个的狍子头皮制作而成的!!许多男子的帽子呈圆锥形顶部有红缨穗,多以蓝布为面,夏季为单布帽,冬帽用羔皮、水獭皮或猞猁皮制作。

图片2

鞋子方面,也是用狍、犭罕腿皮做的靴子,美观、防潮、轻便、耐磨,适于在山林雪地上行走鄂温克人的皮手套很有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面缝制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很是精制。鄂温克人喜欢在衣服、靴、帽上进行装饰不论男女的衣服和领子都镶边。在靴子、套裤膝盖、烟袋、衣襟、开岔上都饰以各种花纹,多为自然主义的的花草纹样。此外,鄂温克人爱围头巾,男的多用白色,女的多为蓝、白、青、绿等色。装饰品有耳环、耳坠子、镯子等,各式花样、各式材质

 

鄂温克族服饰各部落特点——反映生活方式的不同

历史上各部落生活方式有区别,群居的地方有农区和牧区之分,这些特点也呈现在服饰上。“索伦”一族在陈巴尔虎旗草原上放牧穿蒙古式长袍,唯纹饰不同,领襟、双肩、前后胸、下摆开衩等处皆饰有卷云纹图案。“通古斯”大兴安岭南麓从事农业生产,男袍素雅,女袍装饰华丽,其领、肩、襟、下摆、袖口、开衩等处都饰有花边。“使鹿雅库特”生活在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以饲养驯鹿着称,服饰较独特:男子穿对襟皮短袍,女子穿大翻领对襟皮长袍,用染色鹿皮镶边,男女皆穿皮筒靴或软靴,女软靴饰有鹿角纹。

 

索伦——祥云云卷,烂漫素雅

索伦鄂温克服饰的区别在于,颜色以素净、淡雅为主,领子及周边是云卷花,象征大自然;袖口也可带云卷花,旁开口,扎系腰带。女装颜色比较艳丽,年纪大者一般不扎腰带。

无论男女,冬季穿的是由皮毛制作的服装,春秋是棉服或带内衬的服装,夏季以绸缎制作、单层布料的服装为主。

冬天戴的帽子也用各种动物皮制作而成,有尖顶、圆顶等样式;春秋和夏季则戴用呢子料和薄毡子做成的帽子,妇女还喜欢佩戴由银和珍珠制作的头饰和挂饰。

图片3

通古斯——山林之外,渐渐定居

通古斯的鄂温克妇女比较特殊,一年四季都穿连衣裙,她们的连衣裙上身窄瘦裙子宽大腰部多褶,颜色以青、蓝色居多。不同年龄、已婚、未婚又互有区别未婚姑娘的肩部为平肩,而已婚妇女的则皱褶起肩。已婚妇女的衣袖中间多缝有一圈宽约2厘米的彩色横道,并外穿彩色镶边的坎肩衣袖的横道和坎肩的镶边多用绿色衣裙之间有一绿色围道,已婚妇女的比较窄,未婚姑娘的较宽些。已婚妇女的长袍是由灯笼式装袖、百褶裙组成;未婚女子的长袍连袖而没有马蹄袖,腰间分割装饰条在腰的前后,衣襟是蓝黑红三种颜色,象征大自然。

图片4 图片5

 

男子的服饰有大襟的镶边,颜色一般以蓝黑红为主。冬天穿的长袍依然是用各种皮毛制成,在长袍外穿达哈,毛朝外。

男女穿同样的靴子,一种是牛皮光面靴子,另一种是牛皮翻毛靴子,靴子里面是毡子或皮毛。穿靴子时穿毡毛袜或皮长袜。

通古斯鄂温克人在不同的季节所戴的帽子也有很大差别,冬天戴的是用动物皮毛制作的尖顶护耳帽;春秋和夏季则戴别具风格的用呢子料或毡子做成的尤登帽。

 

雅库特——与众不同、原始使鹿

使鹿一词意为驯鹿,生活在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以狩猎为主,所以在生活中,他们充分利用各种动物皮来制作衣服鞋靴被褥等。服装颜色多为防鹿皮颜色

男子服饰一般有立领和小翻领,多为素净淡雅的花边和毛边,样式以半长衣为主,这样比较方便狩猎与山林间移动。妇女的衣领为大翻领带花边或者毛边,样式多为大衣或风衣,长度多过膝盖部,一般不扎腰带。衣边都带各种颜色的花边和毛边,还带骨制饰品、珍珠等。他们在春秋季节穿去掉毛的皮制衣服或带内衬布料的衣服。衣物细节间有着各种对动物特点的模仿,也便于隐藏躲避。

图片6

 

哈日巴图·吴—蒙古家具手艺人

在陈巴尔虎旗巴彦库仁镇的巴尔虎民间工艺部,去寻找蒙古族特有的传统家具的路上,遇见了哈日巴·吴(达斡尔族),一位蒙古家具手艺人。

 608984569513285550

哈日巴图·吴(达斡尔族)是一位淳朴的手工艺人,在五年前才加入巴尔虎民间工艺部,而现在已经是这里的扛把子,不仅是木刻的一把好手,也是工艺部唯一一位掌握了烙画工艺的匠人。而这些娴熟的工艺都是哈日巴图自学而来。

哈日巴图·吴说,从小在广阔的大草原上生活,对草原上的动物非常喜爱,也尝试模仿去画动物的各种形态,同时也学习当时的小人书,去描摹上面的人物形象。久而久之,在图案图形的创作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769868667200625486

地域决定文化,生活方式决定生活形态。牧民的游牧生活就决定了蒙古族“行走”的民族文化,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图腾崇拜、宗教信仰、日常生活都带着鲜明的游牧民族特点,加上在定居过程中不断融入不同民族的文化民俗,最终演变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蒙古包和蒙古族家具。哈日巴图·吴在木雕、民间图案和烙画方面也创造了很多不可估量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