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物语

博物馆特辑1——我来了,那片白桦林

有一句这样的俗话:抓住一个男人先抓住他的胃。而小编今天告诉你更加俗的俗话:了解一个地方,那就得先去那儿的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当地的历史,感受它的过去,期许它的未来。那么不如由小编带着各位看官来吃一波来自大草原博物馆的安利。

 一进入博物馆最先进入小编法眼的就是各种桦树皮工艺品,让小编我一步三回头呀~~~而这种古老的桦树皮文化传统,不仅存在于鄂伦春、鄂温克族,还存在于赫哲与达斡尔等民族。小到各类型生活用具,大到交通工具都用桦皮制作。除此外,鄂温克族许多服饰也是用桦皮做的,像桦树皮帽、桦树皮鞋。一般妇女从七八岁开始学习世代相传的雕刻、压印、绘画、拼贴等手艺,图样多模仿自然构图,具有独特的森林风格。

80

“萨跌莫根”剥桦树皮妇女制作桦皮用具图

(图片摄于鄂温克博物馆)

81
 
桦皮碗&桦皮烟盒

(图片摄于鄂温克博物馆)

85桦皮桶

(图片摄于鄂温克博物馆)


桦皮帽盒

(图片摄于鄂温克博物馆)

鄂温克族桦树皮制品的装饰纹样有花草、树木、山峰、石崖等自然图案、几何图形、动物图案等,组成装饰带和适合纹样。花草纹和驯鹿纹在桦树皮器皿装饰中独具一格。装饰技法多以压花、画花、划花、刻花、点刺花和拼贴为主。



桦皮盒

(图片摄于鄂温克博物馆)

86

使鹿鄂温克桦树皮摇篮

(图片摄于鄂温克博物馆)

鄂温克人的摇篮叫“额莫贺”、“奥姆克”。使鹿鄂温克人的摇篮是用桦树皮制成的,底部的一块折成一个角度,树皮上蒙着柔软的驯鹿皮。鄂温克人认为,摇篮用的时间越长越好,孩子睡在里边越舒服,有的家庭使用好几代。当孩子出摇篮后,还兴外借,不让摇篮空着。谁家生了孩子需要用摇篮,就来借。还摇篮时,一般不空手来,在摇篮上面放些点心或别的食物。新生婴儿放入摇篮的时间各家都不相同,一般在出生七天,脐带自然脱落后放入摇篮里,将脱落的脐带收好不能随意丢弃,包在红布里,放在摇蓝枕头下的部位。

 

 

87

农区鄂温克摇篮 通长90cm 宽26cm 高5.5cm 斜长33cm

(图片摄于鄂温克博物馆)

89

(图片摄于鄂温克博物馆)

桦树皮船是北方渔猎民族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是达斡尔族等中国北方渔猎民族的一种发明和创造。桦树皮船呈梭形,平底,两端呈尖状,底面呈弧形。船长3~6米不等。船体最宽处可达80厘米,高约60厘米。多用柳木或桦木做骨架、面镶已缝合好的桦树皮,最后在船体内外镶柳木宽条,楔木针数百枚,两端呈流线型,行驶时阻力小而速度快,划时多用单桨。可载1人和100公斤重的物品。不用时将船沉入岸边浅水中,以防船体干裂。船体轻便一人可背来背去,最适应家庭渔猎生产需要。

90

使鹿鄂温克桦树皮船 长46cm 宽80cm 高60cm

(图片摄于鄂温克博物馆)

91

(图片摄于鄂温克博物馆)

制作一个造型独特、别致美观、技艺精湛、轻便耐用的桦树皮船,一般都要用7天左右。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从一个完美无缺的桦树皮船的整体结构中,竟然找不到一块金属材料,甚至一根小铁钉。它完全是用纯自然的桦树皮、樟子松杆、木板、木钉、松树根线、桦树油和松树油粘贴剂等制作而成,从而表现出了他们古老而神奇的创造智慧和精密超然的手工艺技巧,以及自古就有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迷恋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弥足珍贵的人生理念和态度。

 

专题:撮罗子——茫茫林海间鄂温克狩猎游牧的缩影

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鄂温克把居室称为“柱”,古老的居室称为“斜仁柱”。“斜仁柱”是用木杆搭成的,可拆卸性帐篷,俗称为“撮罗子”。 “撮罗”是“尖”;“斜仁”是“木杆”,“柱”是“屋子”,这是鄂伦春、鄂温克人的叫法。把两种名称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用木杆搭起的尖顶屋”,这正是“撮罗子”最主要的特征。

 50

“撮罗子”是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柱”的支架,鄂温克语叫“希楞”,这是就地砍取落叶松细仔搭成伞状的架子。“柱”的架子需用三根主柱,即用三根上端有叉的细杆,鄂温克语叫“苏那”,叉相交斜立,呈园锥形,再在立柱的间隔上搭20至30根辅助柱,这样基本构成了框架。杆子的总称叫“斜仁”,框架高约4米,直径3米。框架正端为门,门两侧的杆子叫“特翁”,内部中心稍偏近门处,埋一立柱“巧木卡”,杆的上端穿过“柱”的顶端。由这立杆向门的反向系一横杆“依嘎布佟”,是专为挂锅和吊壶用的。

木杆搭起的只是“屋架”,外面还要覆盖才能遮风挡雨。外围分别用桦树皮、草帘子和犴、狍等兽皮制作,做成自上而下一层压一层的围子,绑在木杆上。按照季节的不同,外围的覆盖物有所不同。夏天外围覆盖桦树皮,使整个空间有良好的通透性,同时桦树皮也具备良好的防潮功能。到了秋季气温下降的时候,改用特制的扦皮围子苫盖。冬季则覆盖兽皮毛等,起到保暖保温作用。样皮苫盖宽约1米,长近8米。一般一个“斜仁柱”要用七块样树皮苫盖。门帘则夏用草或树条编制,冬季则用狍皮制成。门是开向日出的方向。

49

 

图1: 撮罗子图(图片来自书籍《鄂温克族》)

“撮罗子”的选址通常是在地势较高,阳光直射且水和柴草就近可取的平坦之处。撮罗子的内部空间比较宽裕,地面直径一般为4—6米,室内北、东、西三面搭设供人起居坐卧的铺位。有的是用干草和树皮直接铺在地面上,更多的则是在约一尺高的森架上铺木杆木板,上铺草席或皮子,可以更好地防寒防潮。铺和门之间的中央空地,是烧火取暖做饭的地方。

51

 

图2:夏天覆盖桦树皮

 

鄂温克人“柱”内,除放置衣服被褥,食粮,炊具和妇女用的针线急,刀子1,斧子外,其他生活用品都放在外边。即在“柱”的两旁稍后处,没有驯鹿的鞍架子,鞍子整齐排列,鞍上搭着暂时不用或闲置的物品。如米面、皮子,彬皮苫盖,小儿摇蓝等。

鄂温克人适应了严寒的生存环境,锻炼得十分耐寒,冬季的“斜仁柱”内除用皮围子外,只是烧一堆火取暖,住在“斜仁往”的人都是盖一条毡子或一条被子,下面铺的是扦皮褥子或鹿、秆皮垫子。皮褥子下边仅仅垫一些细碎的树枝。

撮罗子的风俗禁忌 

52

 

图3:撮罗子

 

“撮罗子”也有一些禁忌,不允许在“撮罗子”内对火堆绕行。女人只能在“撮罗子”的左前扇形部位就坐。通常,猎人们要在“撮罗子”内生火做饭,当挂壶烧火时,禁忌挂锅或用壶不稳,前后摇动。按照民族的习俗,撮罗子内的方位是有不同等级区别的。门的相对方向——北方是“玛鲁”(神具)的位置,最为尊贵。平时只有男主人和男性贵客才能在北铺坐卧。如果供人起居,也只能是家中长辈。有的民族甚至规定,只有丧偶的男性长辈才能睡在北铺,如果夫妻都健在或夫亡妻在,则只能睡在右边的铺位。“柱”的中间是火堆的位置。按照习惯,男子可住在火位以北,女人住火位以南,通常女人不许到火位以北。家中的主妇和未婚女孩允许到北面神位前,而其他已婚妇女则不能,因室内中央是火位,他们不可以越过。火位两边的位置以右为上,儿子婚后与父母同住时,小两口只能住左铺,而且睡觉时应是男在北妇在南。由此可以看出,这些规定的基本原则是以北为尊。以男为尊。

受民族文化的影响,撮罗子还有一项特殊的风俗——妇女生孩子时必须移到原住撮罗子附近另搭的“产房”中去。这种“产房”也是撮罗子的样式,只不过矮小简单一些,有的还专搭一根横木,做分娩时的把手。产房内设左右两铺,产妇住右,婆婆或助产女眷住左。

待新生儿满月后,产妇可回到原住撮罗子,产房随之拆除。这种做法的用意,并非特殊关照产妇,而是认为生孩子是“不洁”之事,应该避开家中供神和男人居住的地方。可见撮罗子不仅样式很原始,而且其使用风俗也带有许多古老观念的色彩。

53

 

撮罗子建筑的整体外观呈圆锥形体,用木杆相互咬合成三角形的基础骨架,夏天外面围上桦树皮,冬天围上兽皮。零下四、五十度的隆冬,鄂伦春、鄂温克人穿着大自然赐予的兽皮衣,住在自己搭建的“撮罗子”里,睡着狍皮口袋,骑着烈马行走于茫茫林海间。

 

无论从“撮罗子”的建筑构造来看,还是从其实际所起的作用来看,“撮罗子”无不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狩猎游牧生活的特点,且已成为了现代北方少数民族少有又尤为珍贵的一种文化遗产形式。

专题:哈尼卡—达斡尔小姑娘最爱的玩具

哈尼卡是达斡尔族小姑娘心爱的一种纸偶玩具,每个达斡尔族小姑娘都会珍藏数十个哈尼卡作为自己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演变至今,哈尼卡已被一代代聪慧的达斡尔小姑娘演绎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成为达斡尔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血脉。

37

哈尼卡,与达斡尔语中的“眼仁”发音相同,即瞳孔。

根据达斡尔族传说,在每个人的眼仁中都存在一个小人形,正因为它的存在,人才能看到世间万物;而纸偶也是一种小人形,二者语义相近,故用哈尼卡来称呼这种玩具纸偶。

达斡尔族的女子都是心灵手巧的典范,这与学习制作哈尼卡是密不可分。哈尼卡的制作技法和经验在长辈和孩童间口耳相传,孩子们在哈尼卡的制作和游戏过程中通过采集、串门、结亲、饲养、采购、过节等自编情节来复演生活、感悟生活,熟悉并了解本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民俗生活,从而得到思想教益和艺术熏陶。

哈尼卡的制作看似简单,但如果只掌握了制作技巧而没有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制作出来的玩具只能被称作纸偶。 

哈尼卡大小介于几厘米至十几厘米,最小的和眼仁大小一般,小巧玲珑,煞是可爱。哈尼卡从制作材料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用纸制作的;另一种是用纸、布、蛋壳,甚至乒乓球等制作的。而纯粹用纸制作的又分为素、彩两种样式。

38

其一是白纸剪影的头饰、面部,不绘五官的做法是其世代传承的原有形态。制作时,先用白纸对折剪出人物的头颈、发饰部分,然后用彩纸叠成圆锥状,减去圆锥形的尖顶部分,再把剪好的头颈、发饰粘在小木棒上插进去衔接起来,身上再用彩纸剪出衣领、袖摆、荷包、挂件以及族人喜爱的吉祥图案进行贴饰,最后把圆锥形的下端剪齐,撑开使纸偶 可以站立起来即成。传统的哈尼卡一般不画五官,但要配以头饰剪纸,如造型夸张的耳环、簪钏、珠花,以及石榴纹、祥云、飞鸟等象征生命,寓意吉祥、繁盛的纹样,头饰剪纸式样丰富,风格古朴,主客体构思精巧,疏密适中,剪法明快流畅,线条清晰,与其他民族剪纸艺术作品风格殊异。

39

其二是用彩纸贴绘、饰有五官与头饰的哈尼卡,这种哈尼卡还要加上交叉在胸前的双臂,身上可饰以用各色彩纸剪制的坎肩、腰带、衣饰、荷包、佩刀等。其做工精细,融入现代的审美意识,色彩、样式乃至质感都是与本民族的服饰趋于一致,而 呈现出这个民族特有的生活趣味和艺术风貌。

40

玩具纸偶是达斡尔族独特性很强的民间剪彩贴饰艺术。它的形成和巫术有很大的关联,与满族的萨满有直接的或间接的承继关系,并在剪纸的形态上与满族的“嬷嬷人”有明显的一致性。古时候的达斡尔族,生活条件艰苦,人们生病时常常会用偏方或巫术的方法,如有人病了,家人就会用纸剪成花状条纹或拉手娃娃,烧掉治病、用以招魂。而到了清代、民国时期,达斡尔族的玩具纸偶在传统巫俗的基础上增加了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并受汉族纸扎艺术和本土桦树皮艺术的影响,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富有达斡尔民族特色的、成熟的“哈尼卡艺术”形态。

41

历史上用桦树皮做器皿曾广泛存在于北方民族当中,这些民族在北方特有的桦树皮文化发展史上,创造出具有很高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作品。达斡尔族桦皮器物上的装饰手法与剪纸手法相似的有两种。其一是补花纹装饰法,即把剪刻好的纹样粘贴在桦皮盒盖、盒壁上并缝合,装饰好后产生浅浮雕效果,别具风格。其二是镂刻装饰法,即在平压的桦皮器物盒面上按照设计好的剪纸花纹仔细镂刻,再用红或蓝绿彩布衬托在其背面,这种“非纸”剪拼装饰形式是北方狩猎民族特有文化形式,这种装饰手法的运用,表明北方民族的审美意识已由单纯器物实用性向装饰性审美的飞跃,对后来的达斡尔族剪纸艺术及哈尼卡艺术的发展起了先导作用。

在达斡尔族早期,还有一种供孩子们游戏的桦树皮剪制的玩具。做法是用桦树皮薄片以剪影的方法剪出动物及人形,动物形象包括鹿、 马、牛、狍子等,在动物的鬃、尾等部位要剪出类似剪纸手法中的“打毛” 的效果,同时,动物形象都要剪出四条腿,能够立起来,人物剪出两条腿,可以骑在马、牛背上——这些非纸剪影完全出自民间,是爱美的达斡尔先族们利用桦树皮这种最廉价、最常见的材料创制的艺术品。在自身的发展、完善过程中也为后来的达斡尔族民间剪纸、哈尼卡纸偶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做了制作技术性、传承群体性的铺垫。 甚至,因为功能的需要,还有配合哈尼卡纸偶艺术进行综合的表现。如用彩纸、包装纸 给“哈尼卡”做被褥,用纸盒、玻璃片等什物做哈尼卡的家具,用木块、桦 树皮做小房子、院墙等。这种“哈尼卡”的玩法类似传统的“过家家”,充满生活情趣。

42

 

 

到了清代,纸张传入当地,使达斡尔族的民间剪纸和纸偶艺术伴随其生活相继产生并发展起来。达斡尔族民间剪纸艺术的形式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刺 绣的绣样;二是用于室内装饰的棚花、墙花和窗花;三是纸偶玩具,即哈尼卡纸偶艺术。

 

清代中期以后,达斡尔族逐渐转入以农业生产为主、以定居生活方式沿承。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布匹绸缎和纸张的传入成为必需。 加上不断受到汉、满族经济、文化的直接影响,使达斡尔族民间刺绣艺术很快发展起来,刺绣种类包括民族服饰、荷包衬垫、手套、鞋面、摇篮背枕等等。刺绣和剪纸的关系非常紧密,除图样高度一致外,其制作也是相辅相成的。

43 

“艺术的可贵之处,不在于说教,而在于形象——民间美术往往不是由于题材的选择与技巧的高超使人赞叹,而是那种天然的情趣使人折服。” 达斡尔族哈尼卡艺术之所以具有这种使人折服的“天然的情趣”,这取决于在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紧贴生活,不断吸收本土桦树皮艺术、萨满嬷嬷人造型特色以及并存互生的达斡尔族民间剪纸与刺绣。其互为生发、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活态传承,共同构筑了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的精神世界而成为这个民族文化生活的不可或缺。

(文章来源:乡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