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新通道
2020北京设计论坛精彩回顾(5)丨“民生之维:为真实而设计”主题演讲–湖南大学设计学院季铁教授
《包装工程》特别策划 | 季铁:文化科技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创新与设计参与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现代服务业;设计
1 文化科技融合的战略意义与动力机制
1.1 文化科技融合的战略意义
1.2 文化科技支撑的动力机制
1.2.1 产业创新与社会创新的双轨制发展
图1 文化科技融合驱动的产业与社会创新系统
Fig.1 Industrial & social innovation system driven by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1.2.2 文化资源转化与文化形态创新
1.2.3 数字化为核心的技术支撑与工业化体系
1.2.4 文化科技融合的服务结构与组织
2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与行业分析
2.1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概述与发展背景
2.2 现代服务业新兴业态与科技支撑
表1 现代服务业的新兴技术与行业整理
Tab.1 Emerging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collation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分类 |
技术行业 |
产业生态 |
科技支撑 |
内容 |
影视行业 |
Paramount、20th Century Fox、Columbia、Walt Disney、Netflix、Pixar、Bollywood、SONY |
AR/VR/MR、4K+5G、3D影视技术、立体视效、体三维捕捉与体三维影片、基于CNN扩展网络的识别方法、三维卷积核(3D CNN)法、动作识别技术、视频结构化分析、IDT(Improved Dense Trajectories)技术、全息影像技术 |
出版行业 |
Pearson、RELX Group、Amazon、WILEY、Scholastic、Cengage、 |
数据挖掘、内容聚合与分发、文字识别、智能文本分类、语义识别、移动协作、智能工作空间、活动流、自动分析算法(Automated analysis algorithms)、上下文感知计算(Context-aware computing) |
|
数字文化 |
Spotify、AppleMusic、Amazon、腾讯、网易、Bloomberg、 |
边缘计算、机器学习、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 文字识别、可视化、自动分析算法、上下文感知计算、数据挖掘技术、现代声光技术、数字耦合技术、认知计算、通用机器智能系统、分布式海量数据储存、海量数据管理技术 |
|
工具 |
轨道交通 |
TrinityRail、中国中车 Bombardier、Alstom、Hitachi、GETransportation |
无人驾驶、IoT物联网、车际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移动电力、建模与仿真、量子信息和传感技术(Quantum information and sensing technology) |
装配式建筑 |
Landmark、Katerra、CFCL、CDLP、Skanska、Ambercon、Sekisui、 |
智能算法、信息编码、BIM模型、RFID技术、SSGF、横向和垂直系统集成、增材制造、叠层制造、建筑信息模型、MR |
|
可穿戴设备 |
Apple、Microsoft、Fitbit、Jawbone、Misfit、Garmin、小米、华为、Fossil、Samsung |
云计算、场景融合、AR/VR/MR、物联网、微处理器技术、片上系统(Systems-on-Chip,SoC)、片上堆栈存储器、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
|
智能机器人 |
Google、FANUC、Omron、EPSON、YASKAWA、Intel、KUKA、BOSCH、Staubli、大疆 |
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生物识别、神经网络、语音合成、微型无人机和微型机器人系统、集群技术、自动装配机器人、分子机器人、机器人编制系统、智能微尘、微处理器技术 |
|
场景 |
智慧家居 |
Apple、Amazon、Google、Honeywell、Whirlpool、 |
IoT、神经网络、CoSS协议、AIoT人工智能、面纹和声纹技术(Faceprint and voiceprint technologies)、片上堆栈存储器、人类机能增进、手势控制、虚拟个人助理、移动健康监测、量化自我 |
智慧餐饮 |
Starbucks、McDonald’s、YumChina、Costa、 |
串联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SaaS,自助点餐系统、手机点餐系统、KDS智能后厨显示系统、取餐叫号系统、H5动画电子餐牌、餐厅数据可视化分析 |
|
智慧出行 |
Uber、Car2go、Waymo、 |
自动驾驶、车联网、清洁能源、智能雷达、V2X、OTA、Position, Navigation, and Timing(PNT)、飞行控制算法、推进技术、热防护系统、专用材料、量子信息和传感技术、传感技术 |
|
智慧社区 |
Cisco、Energy Smart、 |
云交换平台、环境监测、气候变化技术、暂时性设交、LORA技术、RFID技术、NFC技术、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新能源 |
|
智慧旅游 |
Expedia、Trip Advisor、 |
元搜索、360度虚拟景区、3D立体全景地图、VR、智能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实时跟踪定位、电子围栏报警、SOS紧急求救、客流数据分析、全息投影、图像识别、内容分发、智能客服、景区三维街景地图、客流高峰智能预测模型、智能定价促销系统、智能推荐机制、生物识别、机器人 |
|
资本 |
区块链技术 |
阿里巴巴、IBM、MasterCard、Allianz、Amazon、Ciox、 |
P2P交互、哈希算法、公钥加密、分布式账本、网络编程、分布式算法、加密签名、数据存储技术、分布式存储、机器学习、VR、共识算法、钱包开发 |
文化金融 |
Berkshire Hathaway、AXA、Allianz、Fannie Mae、 |
移动支付、P2P、数字货币、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的构建、文本分析、文本上下供应链上的分析、智能标签系统、分布式架构开源软件、支付清算系统、现金生命周期管理 |
图2 现代服务业的新兴技术与行业地图
Fig.2 Emerging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map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3 文化科技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趋势
3.1 泛在生存、全民娱乐与IP化
3.2 万物互联、双向感知的文化消费体验
3.3 人人参与、脑机融合的赋能设计与平台化运营
3.4 文旅融合与智慧旅游
3.5 双向互动的文化生产、教育学习
3.6 分享经济与文化消费的爆发
3.7 文化金融引领的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升级
4 创意经济下的文化产业生态
4.1 创意经济与文化产业
4.2 文化产业的理论发展
表2 文化产业的理论发展
Tab.2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分期 |
阶段 |
时间 |
代表组织 |
代表人物 |
代表理论 |
认识期 |
思辨批判阶段 |
20世纪30年代 |
法兰克福学派 |
瓦尔特·本雅明 |
文化生产 |
西奥多·阿多诺 |
文化工业 |
||||
评断期 |
洞悉反思阶段 |
20世纪60年代 |
伯明翰学派 |
斯图亚特·霍尔 |
大众文化 |
认可期 |
融合创新阶段 |
20世纪80年代 |
欧洲议会文化 合作委员会 |
伯纳德·米亚基 |
文化产业 |
4.2.1 文化产业理论的认识期
4.2.2 文化产业理论的评断期
4.2.3 文化产业理论的认可期
4.3 文化产业生态的研究体系
5 工业设计驱动的文化科技融合
5.1 设计参与的角色定位
5.2 人工智能时代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5.2.1 将人工智能作为设计资源
5.2.2 从产品设计到服务系统设计
5.2.3 从造型设计到交互体验设计
5.2.4 从基于直觉的设计到数据驱动的设计
5.2.5 从人机设计到人与智能体关系的设计
5.3 工业设计驱动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思路
6 结语
参考文献:
[1]陈劲, 尹西明. 中国科技创新与发展2035展望[J]. 科学与管理, 2019, 39(1): 1—7.
CHEN Jin, YIN Xi-ming. Outlook of China’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2035[J].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019, 39(1): 1—7.
[2]威廉·麦克高希. 世界文明史: 观察世界的新视角[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3.
MCGAAGHEY W. Five Epochs of Civilization: World History as Emerging in Five Civilizations[M]. Beijing: Xinhua Publishing House, 2003.
[3]刘琦岩. 推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支撑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 甘肃科技, 2012, 28(1): 1—2.
LIU Qi-yan. Promot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Culture, Support and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J].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28(1): 1—2.
[4]STAMM B V. Innovation—What’s Design Got to Do with It?[J]. Design Management Review, 2010, 15(1): 10—19.
[5]柯丽敏. 文化对科技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27(9): 31—33.
KE Li-min. Analysis of the Promoting Role of 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7, 27(9): 31—33.
[6]林秀琴. 文化科技融合的趋势及问题研究[J]. 文化产业研究, 2019(1): 116—127.
LIN Xiu-qin. The Trend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Integration Innovation[J]. Cultural Industry Research, 2019(1): 116—127.
[7]花建. 迈向世界文化强国: 新里程·新动能·新地缘[J]. 中华文化论坛, 2018(3): 4—14.
HUA Jian. Towards a World Cultural Power: New Mileage, New Energy and New Geography[J]. Forum on Chinese Culture, 2018(3): 4—14.
[8]齐勇锋, 吴莉. 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3, 1(5): 90—96.
QI Yong-feng, WU Li.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Research[J]. Studies on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013, 1(5): 90—96.
[9]安金明. 产业创新的层次性与影响因素研究[J]. 企业技术进步, 2007(11): 23—24.
AN Jin-ming. Hierarch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Research[J].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2007(11): 23—24.
[10]ANDERSON C. 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M].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2.
[11]CASTELLS M.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6.
[12]花建, 田野. 数字游戏产业上市企业的发展驱动力——以上海为重点的研究[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35(2): 37—47.
HUA Jian, TIAN Y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sted Digital Game Companies: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J]. 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2018, 35(2): 37—47.
[13]蒋友燏, 闵晓蕾. 基于乡村文化资源的内生创意系统[J]. 装饰, 2018(4): 34—38.
JIANG You-yu, MIN Xiao-lei. Endogenous Creative System Based on Rural Cultural Resources[J]. Zhuangshi, 2018(4): 34—38.
[14]CLARK J B. Essentials of Economic Theory[M]. Auburn: 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 2013.
[15]AKHTER H. Service-Led Growth: 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World Development by Dorothy I. Riddle[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7, 51(2): 135.
[16]MARKUSEN J R. 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in Other Specialized Intermediate Input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9: 85—95.
[17]夏德元.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泛在生存与在场的缺席[J]. 新闻大学, 2016(5): 61—66.
XIA De-yuan. The Ubiquitous Existence and Absence of Presence in the Mobile Internet Era[J]. Journalism Bimonthly, 2016(5): 61—66.
[18]DIAMANDIS P H, KOTLER S. Bold: How to Go Big, Create Wealth, and Impact the World[M].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15.
[19]EVANS D. Social Media Marketing: An Hour a Day[M]. Hoboken: John Wiley & Sons, 2010.
[20]李俊楼, 张骏, 马卫, 等. “互联网+” 时代下乡村旅游 O2O 融合发展及对策分析[J]. 电子商务, 2016 (10): 4—5.
LI Jun-lou, ZHANG Jun, MA Wei,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Tourism O2O Integration in the Era of “Internet+”[J]. E-Business Journal, 2016 (10): 4—5.
[21]李俊楼, 张骏, 马卫, 等. “互联网+” 时代下乡村旅游 O2O融合发展及对策分析[J]. 电子商务, 2016(10): 4—5.
LI Jun-lou, ZHANG Jun, MA Wei,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Tourism O2O Integration in the Era of “Internet+”[J]. E-Business Journal, 2016 (10): 4—5.
[22]VILPPONEN A, WINTER S, SUNDQVIST S. Electronic Word-of-mouth in Online Environments: Exploring Referral Networks Structure and Adoption Behavior[J]. Journal of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2006, 6(2): 8—77.
[23]张新红, 高太山, 于凤霞, 等.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 现状, 问题与挑战, 发展趋势[J]. 电子政务, 2016(4): 11—27.
ZHANG Xin-hong, GAO Tai-shan, YU Feng-xia, et al. China Shares Economic Development Report: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Development Trend[J]. E-Government, 2016 (4): 11—27.
[24]范周. 创新驱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探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 37(5): 55—60.
FAN Zhou. Innovation Drives the Moderniza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J]. Modern Communication, 2015, 37(5): 55—60.
[25]陈少峰, 李源. 文化产业的十种商业模式创新[J]. 中国国情国力, 2016(12): 14—16.
CHEN Shao-feng, LI Yuan. Te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s in Cultural Industry[J]. China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Strength, 2016(12): 14—16.
[26]花建. “一带一路”战略与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7(5): 30—39.
HUA Jian. On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J]. Tongji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 Section, 2016, 27(5): 30—39.
[27]ATKINSON A B. The Economics of the Welfare State[J]. American Economist, 1996, 40(2): 5—15.
[28]HOWKINS J. 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M]. London: Penguin UK, 2002.
[29]ADORNO T W, HORKHEIMER M.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M]. London: Verso, 1997.
[30]ADORNO T W, RABINBACH A G.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J]. New German Critique, 1975(6): 12— 19.
[31]苑捷. 当代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概述[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1): 98—105.
YUAN Jie. A Summary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Cultural Industry Theory Research[J]. Marxism & Reality, 2004(1): 98—105.
[32]MIEGE B, MIAEGE B. The Capitalization of Cultural Production[M]. New York: International General, 1989.
[33]J·H·斯图尔德, 玉文华.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J]. 民族译丛, 1988(6): 1—7.
STUART J H, YU Wen-hua.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Cultural Ecology[J]. Min Yicong, 1988(6): 1-7.
[34]司马云杰. 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J]. 天津社会科学, 1988(5): 60—65.
SIMA Yun-jie. Theory about Cultural Construction Value Consciousness[J].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1988(5): 60—65.
[35]CROSS N. Designerly Ways of Knowing[J]. Design Studies, 1982, 3(4): 221—227.
[36]柳冠中. 设计: 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J]. 设计艺术研究, 2011, 1(1): 1—5.
LIU Guan-zhong. Design: The “Third Wisdom” of the Undestroyed Future of Human Beings[J]. Design Research, 2011, 1(1): 1—5.
[37]LUCCHIO L D, 陈欣. 设计学的全新挑战——从对单一技术的闭门造车到学科间的协调与整合[J]. 创意与设计, 2011(4): 44—48.
LUCCHIO L D, CHEN Xin. The New Challenge of Design Discipline: From an Autarky of Skills to a Synergy Between Knowledge[J]. Creativity and Design, 2011(4): 44—48.
[38]KEA E A. 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Creativity, Study Prepared for the European Commission[J]. European Commission, 2009.
[39]季铁, 潘英. 基于社区和网络的设计与社会创新——从UCD到CCD[J]. 装饰, 2012(12): 109—111.
JI Tie, PAN Ying. Community and Network Based Design and Social Innovation: From UCD to CCD[J]. Zhuangshi, 2012(12): 109—111.
[40]路甬祥, 孙守迁, 张克俊. 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J]. 机械设计, 2019, 36(2): 1—4.
LU Yong-xiang, SUN Shou-qian, ZHANG Ke-jun.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novation Design[J]. Journal of Machine Design, 2019, 36(2): 1—4.
[41]SATO K, 刘优幽. 系统的设计方法: 构建以人为本——访美国著名设计师Keiichi Sato[J]. 设计艺术研究, 2013, 3(5): 121—124.
SATO K, LIU You-you. Systems Approach to Design: Constructing Human: Centered Design Methodology, an Interview with Designer Keiichi Sato[J]. Design Research, 2013, 3(5): 121—124.
[42]NORMAN D A. Emotional Design: 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M]. New York: Basic Civitas Books, 2004.
[43]李国杰, 程学旗. 大数据研究: 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 27(6): 647—657.
LI Guo-jie, CHENG Xue-qi. Research Status and Scientific Thinking of Big Data[J]. Strategy & Policy Decision Research, 2012, 27(6): 647—657.
[44]SING M P. Multiagent System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Intentions, Know-How, and Communications[M].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94.
季铁 | 设计参与的非遗文化生态创新
湘西苗族蜡染中具身知识引入产品设计的路径
摘要:目的 探索基于具身知识传承的传统手工艺产品设计方法,减少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产品创新过程中对其造成的失真性风险。方法 以具身知识的获取方式为出发点,对湘西苗族蜡染技艺中以“做”为核心的具身知识进行田野调研和归纳分析,对其中“数理结构—程式图案—融合创新”的“阶梯式”具身知识获取模型进行提取。再根据技艺本身的特点引入设计实验,针对不同“阶梯”内的知识组织不同的设计方法,以具身知识的传承为产品设计的基础,以具身知识的创新促进产品的创新,并在此过程中促进了蜡染文化的自发性传播。结果 设计并制作出蜡染手工艺创新产品两个系列。结论 将具身知识的传承模式引入当下的产品设计之中,一是有助于促进传统手工艺及其背后的文化传承,二是能有效的触动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创新。
关键词:手工艺;具身知识;蜡染;产品设计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traditional handicraft product design method based on embodied knowledge inheritance to reduce the distortion risk caused by design interv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 product innovation. Methods Make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on the acquisition method of embodied knowledge. Extracts the “ladder” embodi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mode of “mathematical structure -stylized pattern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which takes “doing” as the core in batik technology of Miao Nationality in Western Hunan Province. The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kills themselves, the design experiments are introduced, and different design methods are organized according to the knowledge in different “steps”. The inheritance of embodied knowledge is the basis of product design, and the innovation of embodied knowledge promotes the innovation of products, and in this process, promotes the spontaneous spread of batik culture. Result Two series of innovative batik handicraft products were produce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of embodied knowledge inheritance mode into the current product design, one is to promote the handicraft and its cultural heritage, the other is to effectively touch the effective product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
KEY WORDS: handicraft; embodied knowledge; batik; product design
基于购买行为的文创产品消费者画像构建研究
摘要:目的 针对消费升级背景下文创产品面临的非刚需、同质化等痛点与困境,以消费者购买行为为切入点,寻求面向复杂消费群体进行差异化设计的新途径。方法 基于消费者细分理论,从“行为能力”、“目的动机”、“态度意识”3个维度观察并记录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利用三维知觉图的形式对购买行为数据进行整理并聚类。结果 以岳麓书院文创产品的实际销售情况为例,得到10个文创产品消费者类型,同时通过特征提取,完成典型消费者用户画像的构建。结论 基于购买行为的消费者分类与画像构建,能够协助文创从业人员理解客户心理、定位消费群体、把握市场需求、合理选择新品开发的方向,创造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针对性设计营销方案。
关键词:用户画像;文创产品;购买行为;消费者需求
ABSTRACT: Objective In view of the background of consumption upgrade, the pain points and dilemmas of non-rigidity demand and homogenization faced by creative products, taking consumer’s purchasing behavior as the entry point to seek a new path of differentiated design for complex consumer groups. Metho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sumer segmentation, consumer’s purchasing behavior is observed and recorded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behavior ability, purpose motivation and attitude awareness, and the data of purchasing behavior is sorted and clustered in the form of three-dimensional perceptual mapping. Result Taking the actual sales of creative products in Yuelu Academy as an example, ten types of consumer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re obtained. Through feature extra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ypical consumer persona is completed. Conclu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umer classification and persona based on purchasing behavior can help related practitioners to understand customer psychology, define consumer groups, grasp market demand, reasonably select the direction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create targeted design marketing programs to meet different types of consumers.
KEY WORDS: persona;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 purchasing behavior; consumer demand
作者简介:江子馨(1996—),女,湖北天门人,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季铁(1972—),男,湖南岳阳人,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研究与地域文化创新。
设计竞赛介入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设计》专访|季铁:设计扶贫要坚持“在地、在场、在线”
ⓒ 采访: 李杰 李叶
ⓒ 受访:季铁
季铁,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35科技部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专家、“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联盟发起人、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等职。先后组织或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全球化、智能化引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生态体系建构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设计风格的经典文化元素及原型数据库研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湖湘地域文化的创意设计公共服务技术研究”、财政部文化产业专项“面向花瑶特色民族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服务平台建设与产业化”等一系列重大课题。
2009年,在NOKIA中国研究院的支持下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发起了第一期“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项目的宗旨即通过设计介入,促进非遗贫困地区的文化传承保护和乡村振兴的平衡发展,至今已坚持11年。“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丰硕的成果验证了“设计”能够达成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以及“精神、经济”双扶贫的目标,推动发展不平衡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面对老百姓充满希冀的目光,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我们最大的感悟是需要坚持‘在地、在场、在线’。”季铁教授表示,“当‘精准扶贫’即将取得历史性的成功,‘美丽乡村’初见成效的时候,‘乡村振兴’把我们的视野带向远方。”
《设计》: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在设计介入扶贫方面是否有自身地域上的特色?
季铁:我们学院的设计扶贫工作起初就是在本省的少数民族地区展开的。2006年,我作为设计师筹建了湖南第一个非遗博物馆——大庸博物馆,同期完成了NIKE委托的亚洲文化研究项目并获得了全国室内设计大赛一等奖,在此期间我走访了湘桂黔5个少数民族的50多个非遗文化村落,行程3万公里,被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所吸引并矢志守望田野。2009年,在NOKIA中国研究院的支持下,学院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发起了第一期“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项目的宗旨即通过设计介入,促进非遗贫困地区的文化传承保护和乡村振兴的平衡发展,至今已坚持11年;2013年,湖南大学正式开展定点对口湖南省隆回县(国家级贫困县)的扶贫工作,我院针对当地的花瑶文化展开了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开发,发起了“花瑶花”精准扶贫与文创公益项目,至今已坚持7年,我们以湖南省通道县与隆回县作为长期的社会观察和非遗文创扶贫基地,每年再选一个具备独特自然生态环境、非遗文化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做横向的生活方式、文化差异及社会创新方法比较研究。到现在为止,项目相继在重庆酉阳、四川雅安、新疆那拉提与喀什、青海玉树、内蒙古呼伦贝尔、云南香格里拉等地成功开展,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实践经验。
历届“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
《设计》:为利用工业设计提振和优化传统手工业,学院开展了哪些具体工作?
季铁:“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先后组织了来自湖南大学本校以及来自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香港理工大学、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米兰理工大学、清华大学、韩国弘益大学等15个国家的500多名师生,建设了一支包括工业设计、建筑、环保、信息、影像、传播等不同专业的教授、博士、研究生、高级研究员组成的国际化、跨学科团队,开展实地田野调查等工作,与当地手工艺人和村民合作完成了大量的数字影像纪录、原生态音乐采集、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文创产品设计、儿童美术创作、App与互动游戏开发、知识平台搭建与电商平台孵化、国际展览等工作,建立了国际化的创新网络和文化品牌,分享和传播不同地域文化的价值。项目至今总结形成了“基于社区和网络的设计与社会创新(DS-CN)”方法、特色文化产业的模块化设计、文化资源内生创意系统等工作方法,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价值,参与式地促进了当地的文化与产业创新,与地方政府、企业、当地居民实现了良好的创新互动。
文化资源内生创意系统与特色文化产业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设计》:学院的“新通道”项目开展了多长时间?截至目前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季铁:自2009年起至今,“新通道”项目已经持续开展了11年,取得的成果包括:
(1)在精准扶贫方面,项目共筹集了1000多万元项目资金用于“文创公益与精准扶贫”,完成7个非遗传承基地及特色农业合作社的建设,孵化完成多家农村合作社及小微企业,帮扶389名贫困户成功摘帽,支持侗族文坡村和花瑶白水洞村成功“双百分”脱贫出列。
(2)在学术科研方面,项目于2012年获得中国第一个GMARK社区研究与设计奖,于2016年发表大陆第一篇国际设计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论文,2016、2017年连续两次获得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和非遗扶贫第一名。
(3)在社会效益方面,2016年,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和国家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带领44个高校领导到隆回县扶贫基地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对项目予以高度评价;2017年,本项目重点支持的侗锦项目非遗传人粟田梅当选为十九大党代表,取得社会与媒体广泛关注;2018年,本项目在岳麓书院举行的成果展上,获英国安妮公主高度评价并致感谢信和皇室官网推介。2019年,通过我们团队的参与,成功地将湖南省怀化市文化创意产业园转型升级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
以上成果都验证了“设计”能够达成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以及“精神、经济”双扶贫的目标,推动发展不平衡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英国皇室安妮公主访问湖南大学并致信感谢
《设计》:“设计扶贫”项目对高校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否有所启发?未来会否衍生出新的项目或发展方向?
季铁:我相信学院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设计扶贫”实践经验对于高校设计专业的教学会带来很大的启发。2018年,《面向国家战略的数字化与国际化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9年,《面向乡村振兴的数字化与国际化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荣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其中都将培养学生的社会创新与本土文化意识作为重点任务,提出构建基于地域文化的社会创新设计方法与知识体系、基于数字化的教学方法创新与地域文化再生系统,形成创新型的教学实践生态系统。
未来我们将围绕着“数字文化创新”的方向,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大背景下,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以中华优秀文化内容为核心,从文化资源与核心价值、文化大数据与智能设计平台、文化体验与产业应用三个领域入手,基于数字化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协同式、智能化的文化大数据库和智能创新设计工具与平台,探索深度融合科技与文化的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新形态,打造多通道、沉浸式、交互式的深度文化体验,在文化旅游、艺术展演、文博展会等领域探索内容可视化呈现和服务集成,助力打造以数字文化为中心的新业态。
《设计》:参与“设计扶贫”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有怎样的意义?
季铁:近十年来,“非遗活化、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城乡互动”等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都对设计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让处于不同生活条件、地域文化语境中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关注到多元文化价值和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并参与到新时代乡村振兴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新通道”项目通过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工具,建立有效互动、赋能创新的教育机制,引导大学生投入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文化实践中参与式地促进文化传承,提升了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与扩散,加强了学生的美育与劳育,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了颇多成果,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产出了500余款文化创意衍生产品,连续在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首届非遗文创设计大赛、首届乡村振兴大赛等国内外竞赛拔得头筹,目前该项目已成为高校实践育人的典型案例。
“新通道”项目部分创新成果
《设计》:在您看来,设计参与扶贫有什么独特的优势?从您的实践经验来判断,您认为“设计”之于“扶贫”还可以有怎样的作为?
季铁:在很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工作中都会出现主体偏离的问题,这大多是因为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外部资源介入的方式不对所引起的。由于对乡村中的“人”的主体性激发不够,造成了乡村中的人成为被动改变的对象。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是关键,“赋能创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由于设计扶贫采取协同创新的模式,我们完全尊重当地人民的内生智慧,在尊重乡村、少数民族贫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基础上,善用“他治”、尊重“自治”、推动“共治”,同时处理好文化“建设主体”与文化“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相比于其他的输入型、被动式扶贫模式来说,设计扶贫更加能够调动乡村的内生动力,参与式地促进本土文化与产业创新。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为乡村文化所有者赋能,激发乡村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实现其对乡村文化的主动传承,促成文化内生性、创造性发展。
高校师生、海内外设计师与手工艺人协同创新
《设计》:请您谈谈在设计扶贫项目进行过程中收获的感悟以及经验教训。
季铁:面对老百姓充满希冀的目光,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我们最大的感悟是需要坚持“在地、在场、在线”。在地:因地制宜,发现每一块土地的“风景”,从“人文、物语、社区”等不同的角度理解地方自然、生态与文化资源,搭建乡村振兴知识平台。在场:身体力行,以设计的力量驱动地域再生的内生动力,有效联结内外部资源,形成互动赋能、融合创新的文化、产业和公共服务体系。在线:民心相通,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创造更多共享与对话的机遇,在互学互鉴的过程中构建全球化的市场与文化传播体系。
从感怀乡愁到矢志守望,湖南大学的设计扶贫工作坚持寻找每一块土地的内生智慧,探索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文化产业的路径,在互动参与和创新的过程中,以文化科技融合和设计驱动创新小规模、差异化、分布式、可持续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模式,让乡土文化从本土走向国际,既能激励文化自信,也能丰富“中国故事”内涵。
目前已建成的地域文化多元数字化平台
《设计》:2020年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收官之年,在完成“扶贫”的任务后,学院是否还有后续的行动计划?
季铁:当“精准扶贫”即将取得历史性的成功,“美丽乡村”初见成效的时候,“乡村振兴”把我们的视野带向远方。设计扶贫工作完美收官之时,设计在乡村文化、非遗文化上还有很多探索性的工作要做。基于非遗不断适应文化发展与变化的动态属性,随着数字化与文化大数据建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涌现,技术创新为非遗文化的创意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设计介入文化的研究将更加多元化,我们将开阔视野,将乡村振兴与科研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互动赋能的良性循环,后续的行动计划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基于武陵山区特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按照“资源再生—转型升级—创新生态”的思路探索地域特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线、新模式和新方向,形成因地制宜的特色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路径。
(2)基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全球化、智能化引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生态体系建构研究”,研究非遗的数字文化生态、活化知识体系、群智协同平台、数据进化方法、文化场景创新等,建设文化科技融合的非遗智能创新平台与非遗文化创新生态体系。
(3)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设计风格的经典文化元素及原型数据库研发”,通过对文化原型的数字计算与设计应用,挖掘中国风格经典元素数据的多源采集、融合与共享方法,建立文化元数据聚合与管理的原型数据库,开发智能文化元素引擎系统。
《设计》:请您分享几个参与过的成功的“设计扶贫”案例。
季铁:我将分享三个案例:
(1)“梭说”文创公益品牌
该品牌致力于将传统侗锦手工艺以新的产品形式融入现代生活之中,通过国内外设计师与通道县当地织娘的协同创新,成功开发了90余款侗锦围巾、包袋、抱枕、茶席等产品。一方面借助线上电商平台打开销售市场,进驻淘宝、微店、京东、尤物等电商平台;另一方面开拓线下市场,积极将产品推介到国内外的重要展示平台。在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时代趋势下,品牌从“手工织造”转型为“数字智造”,利用全彩织锦等数字化纺织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发现新市场。目前已带动通道县侗锦产业年产值突破500万元,超过450名侗族织娘通过设计赋能成功脱贫致富,带着梭说产品走出侗家,走上国际舞台。
“梭说”的侗锦创新之路
(2)雅安“家园”系列锔瓷
该系列产品基于芒果V基金和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联合等单位发起“雅安地震灾后重建方案”公益项目,利用锔瓷和金缮修补术的手工艺,搜集来自雅安地震灾区及全国各地的碎瓷片和砂器片,经切割打磨、拼接锔合,进行器型再造,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和审美意义,让其具有独具一格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既是践行绿色环保设计,也是继承非遗手工艺,更是寄托着“复生美好重塑希望”的美好愿景。2016年,于长沙岳麓书院内召开项目发布会与拍卖会,并相继在米兰国际文化创客设计展、米兰世博会湖南周和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展览展出,目前已在淘宝公益众筹平台上线。
雅安家园系列锔瓷展示及项目发布会现场
(3)花瑶手工艺教育游戏应用开发
位于湖南省隆回县的花瑶族有着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但落后的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使当地儿童缺乏非遗美育资源,学习挑花手工艺困难,缺乏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感和文化自信。项目通过设计协同实验和创新工作坊等设计方法,深入非遗手工艺文化传承地白水洞村,探索出教育游戏应用于非遗手工艺学习的设计模型,设计了《逻辑花瑶》教辅软件、《瑶趣》桌游、《花瑶历险记》益智图书等互动式儿童教育产品,旨在通过教育游戏的方式得出新的非遗手工艺的学习方法,平衡非遗手工艺学习的功用价值和手工艺品牌的市场流通价值,创造出以花瑶非遗手工艺学习为核心的花瑶非遗手工艺教育品牌。
花瑶儿童教育游戏与益智图书
乡村振兴,设计何为 | 谢亚平:巧用设计赋能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中的设计创新,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上的亮点,凸显设计独特的社会价值,感召着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走进乡村,致力于用设计让乡村生活更加便捷、舒适、美好。
为乡村设计,与为城市设计不同,更应倡导人与土地和谐共生、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取用有度的中国式生活美学。为乡村设计,需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智慧,更需要尊重地方生活系统的多样性,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乡村设计,还要发挥设计整合、协同创新的作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用设计将乡村的发展资源转化为生命力,绘就乡村美好图景。
巧用乡土资源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依托乡村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方物产等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一批批设计师将乡土的内生智慧与创意设计相结合,将乡村文化传承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对乡土文化进行视觉层面发掘以及品牌构建、提升,让地域知识可视化,让传统手工艺当代化,让乡土资源活起来。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为帮扶四川崇州怀远镇,四川美术学院为当地“藤编家具手工作坊一条街”设计制作150余件(套)创新家具,将绿色设计理念与技术融入当地传统材料与工艺之中,获专利30余项,同时方便了村民就近就业、居家就业,成为以器物设计振兴乡村经济的有益实践。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的“温故知新——传统器物再设计家居”。
在四川乐山峨边彝族自治县,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协同各方以现代化的设计语言重新诠释传统文化,打造地方文化IP,开发传统乐器保护传承APP等,帮助当地打开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通道。
中国美术学院吴碧波等设计的富有现代感的峨边彝绣日用品。
在湖南通道、重庆酉阳、四川雅安、青海玉树等地,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通过“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与当地手工艺人、村民合作,完成了文创产品设计、儿童美术创作、APP与互动游戏开发等工作。小规模、差异化、分布式、可持续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模式,让乡土文化从本土走向国际,提升了村民文化自信,丰富了“中国故事”内涵。
湖南大学艺术学院开展的“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
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从需求到运营,致力于构建整体服务框架的“服务设计”,有助于农产品的品牌建设。针对农产品的服务设计是建系统、做流程,也是树标准。长期以来,农产品品牌建设面临缺乏优质视觉呈现、农产品无品质保证、销售渠道零散且不稳定等挑战。利用更智慧、更系统、更具整合能力的服务设计思维,一些互联网企业从交互、品牌、视觉等角度,打造农产品全产业链,致力于为乡村做完整的服务设计实践。有的通过深耕上游管理、孵化公共品牌和建设本土团队,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大丰收”。有的在乡镇开设精准扶贫便利店,探索出一套适宜乡村发展的新零售供销体系,使农产品新型供销链条快速流通起来。设计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探索创新路径
留住乡愁,诗意栖居于乡野之间,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慢生活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更多人希望在乡村享受青山绿水和惬意生活的同时,也能享受大城市的便利服务。为让乡村生活更美好,一些设计师投身于小而美的公共文化空间设计,一些设计师着力探索“空间+产业+社群”多维度、多层面的系统设计。
比如,在浙江杭州余杭黄湖镇青山村,“融设计图书馆”的建成,在村落中发挥了积极的美育功能。这座由设计师发起建设的图书馆,整理了关于中国传统手工艺和材料的资料,将研究成果提供给设计师和艺术家,并鼓励其运用中国传统手工艺和材料进行创作,以推动中国传统手工艺活化和当代设计进步。
浙江杭州余杭黄湖镇青山村“融设计图书馆”内景。
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百美村宿”项目,以设计先行、合作共生的方式,尽力呈现中国乡村之美——每个村落的民宿建造都因地制宜,采用本地材料与技术,营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想生活方式。
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百美村宿”之贵州白岩村。
重庆渝北兴隆镇的重庆乡愁博物馆,位于丘陵山谷之间。这一具有复合功能的场所,不仅集中展现了巴渝乡村的自然人文风貌,还为重庆30余个乡镇农产品的推广与销售搭建平台,形成“最低限生态营造+乡土产业活化+社群合作与赋能”的系统设计体系。
重庆渝北兴隆镇“重庆乡愁博物馆”内景。
从居住空间与生产空间的协调,到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与产业景观空间的整合发展,设计师正以协同者的角色,倡导城乡协同、乡土资源与现代生活需求协同,最大可能释放乡村生活的张力和弹性。
助力文化传承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尤其需要具有现代设计思维与美学修养的乡村建设者和创意人。近年来,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等,以传统工艺和创意经济为驱动,以“授人以渔”为策略,激发传统工艺的创造活力,为乡村振兴储备了众多创意人才。
据统计,2016年至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与乡村振兴相关的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约占25%。如“‘美丽中国行’——西南乡村建设创新营建人才培养计划”,主要面向西南地区招收村镇规划建设、村镇管理、文化教育和乡村旅游骨干人才,探索西部乡村发展的营建方式,培养创新型、综合型乡村建设人才。这些乡村建设者们经过培训,拥有了发现美的眼睛,从系统设计的原则出发,以“活态传承、绿色设计、人文生态、持续发展”的理念,完成多项西南地区村落建设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创新思路和经验参考。在“一镇一品——传统古镇特色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中,学员们经过专业培训、田野调查,完成18个古镇的实验性设计方案。培训结束后,学员回到自己所在乡镇,广泛参与到当地文创产业改造升级工作中,提升了乡村文化资源的转化能力。
云南沙溪古镇甲马文创产品——“一镇一品——传统古镇特色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成果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振兴传统工艺为切入点,吸引百余所高校参与,5年来举办研修、研习、培训800余期,培训学员3.2万人次,加上各地的延伸培训,全国参与人数超10万人次。研培计划有效帮助传承人群增强了文化自信和传承实践能力,提升了非遗保护传承水平,促进了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增强了高校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
以设计智慧提升乡村吸引力,以人才培养提升乡村创新力,营造富有中国韵味的乡村生活,乡村发展未来可期。
(作者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文章刊登于《人民日报》2020年12月6日08版美术副刊。
版式设计:赵偲汝
专题 | 论文集-《寻找土地中内生的智慧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地域文化研究与实践》
寻找土地中内生的智慧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地域文化研究与实践
光明日报|编者按
2009年,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发起了第一期“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近10年来,“新通道”项目在重庆酉阳、湖南隆回花瑶、四川雅安、新疆那拉提与喀什、青海玉树、内蒙古呼伦贝尔、云南香格里拉等地相继开展,15个国家、400多名师生在活动期间与村民共同探索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价值的路径。他们与地方政府、企业、当地居民实现了良好的创新互动,积累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研究与乡村振兴实践经验。
乡村振兴·艺术实践
乡村振兴,不是要回到“乡愁”记忆中的乡村,而是要面向新的文化和技术条件,重新构建城乡互动的生产、生活、生态。在生态环境逐步修复、美丽乡村初见成效的时候,如何建立差异化、分布式、可持续的SLOC(小的Small、本土的Local、开放的Open、链接的Connect)生产与服务的平衡系统,我们需要寻找土地中内生的智慧。
在发达省份,很多乡村拥有诗画一样的环境与空间,但同样存在产业升级的压力。而在中西部地区,已经不可能再走之前的“制造加工”的老路。我们会发现,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与落后的经济发展矛盾突出;文化资源缺乏差异化、多样化、特色化的转化方式;传统村庄缺乏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和新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因此,生产与文化发展的压力,并不是简单地依靠资本投入和产业复制就可以解决的。
历史上,地域主义和本土设计的发展其实是一个漫长而反复的过程,从浪漫地域主义到批判性地域主义,从社区营造到社会创新等等,都是面对社会转型复杂问题的思考和回应。我们没有一个可以拿来即用的方法,但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年轻人在互动参与和联合创新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文化的价值和艺术的生命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发起和组织的“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是坚持比较久、投入比较大的一个“社会实验”。这个实验针对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2012年获得日本优良设计(G-mark)社区研究奖,2016年项目组在国际设计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发表研究论文,2016、2017年连续两次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等。在10万公里的行程中,参与的老师和同学不断地思考文化意义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且在创新工具和方法层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将地方性知识平台转化为“设计知识”
在实地的田野工作中,我们发现书本记录并不完善,甚至与实际情况完全相悖,所以慢慢以文献、自媒体、口述、影像、实物等更综合的方法,构建以当地文化资源、自然资源、行为资源为内容的地方性知识平台,并逐步将这些依据转化为“设计知识”。
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方面,建立了基于设计的文化知识语义模型、文化知识数据标准与地方性数据库,目前已经完成各地7000多件青铜器、陶瓷、织锦、挑花、木雕及竹编的数字技术规范和设计案例数据库的建设。
在数字化再现和虚拟展示方面,我们对非遗资源建立了含采集建模、渲染生成、机器评估、跨媒体虚拟体验、数字娱乐于一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形成了具有高度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数字化环境。其中基于手势识别的“许愿-阳戏”互动影像游戏装置,在北京、深圳、重庆、米兰等地巡展,2016年该装置入选成卡耐基梅隆大学Climactic:Post Normal Design展览的全球22件作品之一。
在知识平台的开放性上面,我们以“风景、人文、物语、社区”为基本构架,建立了集门户网站、移动App及第三方应用一体的文旅融合及开放式设计平台,满足了赋能创新、互动与协同设计的需求。
红色织机——国家侗锦传承基地艺术装置设计
凝聚地方文化资源,为传统、产业、幸福感而设计
10年来,我们坚持“创造劳动就业机会、创新文化传播形式、创新与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方式”的社会创新目标,凝聚地方文化资源,为传统、产业、幸福感而设计。
为传统而设计:项目团队扎根湖南省通道县坪坦乡和隆回县虎形山乡,进行了系统的田野调查、美术考古、社会学分析及影像记录,尤其对两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重点考察,包括侗锦、侗族建筑、花瑶挑花、滩头年画、呜哇山歌等,从材料、纹样、色彩、形式、用具等方面深入挖掘其背后的人物、技艺、故事、民俗和环境,完成一系列包括移动客户端应用、音乐与影像纪录片等各系列设计,并建立了长期的社会观察、文化传播与生产合作的基地。
为幸福感而设计:社会创新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当地人的幸福指数,我们通过比较不同的“幸福指数”评估方法,与当地村民展开充分对话。项目设计师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创造出愉悦孩子身心的公共玩具,结合当地的特色景观资源进行园艺开发、旅游规划等,并借助织锦比赛、音乐剧、影像游戏、文艺晚会等互动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让当地居民和外来者通过创造、交往而获得认同感和幸福感。
为产业而设计:让农民致富,不能仅是简单的扶贫。只有具备了产业动力,当地人才能拥有持续的文化发展动力。我们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主要针对非遗与特色农产品两大模块构建系列品牌与商业模式,扶持孵化了“梭说”等自主文化品牌,打造了2万平方米的线下销售空间,独立开发“乡home”文创公益电商平台,并与八家电商平台达成合作协议,创造了一种典型的知识型驱动地域经济创新模式。项目重点支持的侗锦项目非遗传承人粟田梅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受到社会与媒体广泛关注。项目至今共筹集了1000多万资金,解决了600多户的脱贫问题,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以及精神、经济双扶贫的目标。
城乡互动的双轨制协作生产与地域品牌传播
作为从本土情境出发的设计,应重新思考设计、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通过手工艺与工业化结合的双轨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手段,构建文化资源保护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双轨制协作生产机制。一方面整合乡村的自然、文化、行为、知识、组织等资源以构建地方性知识平台,同时也将乡村地域文化与资源贯穿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在农创产品、饮食医药、文化旅游、体育健身、工艺美术、戏剧演艺、节气会展、影视出版等多个产业,完善产业链,形成技术交流、市场共享、资源节约型的创新网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城乡互动局面。
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开展“文化(内涵)—设计(重构)—艺术(再现)”的综合表达,用“本土化的故事,全球化的语言”输出乡村文化元素。通过影像、国际展览、移动应用开发等方式,促进全球化下的跨文化知识共享与互动,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上的文化影响力和特色文化产业输出能力。
我们试图读懂非遗手工艺人的执着,但更重要的是铭记留守老人和儿童期待的眼光,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设计驱动的“农民创业+学生创新”的双创模式。我们从社会学和设计学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设计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方法的5大转变:设计对象的变化——从以用户为中心到以社区为中心;设计内容的变化——从产业需求到社会需求;设计组织方式的变化——知识平台与组织设计;设计参与方式的变化——从专家设计到参与式设计、共同创造;设计价值的转变——从差异到关联。
在这些转变中,我们体会到“设计”不仅仅可以再现和重构传统文化,也是联结农耕文化与工业文明的桥梁,更是重建文化认同和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我们将政策研究、文化生态、技术应用、设计组织、设计评估、生产体系、品牌推广、渠道建设、知识产权等内容整合起来,形成了特色文化产业的九大模块设计,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商业模式。
通道县鼓楼内的“龙舟——儿童公共游乐秋千设计”
“花瑶挑花”系列农产品包装设计
作者:季铁(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17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