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3 年九月

手工之美

暴风截屏20110806231819

手工艺片主要表现是通道的5中已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芦笙,银匠,织锦,纺纱,剪纸。五位艺人之中4位年事已高。这次的拍摄相对于09年新通道我们的设备的升级带来的画质提升是令人欣喜的,手工艺片的制作很大程度取决于素材。这次新采集素材有芦笙制作,侗锦彩锦制作,三江剪纸。芦笙的拍摄我们驱车行进到离本部100公里外的牙屯堡。拍摄的场景时在芦笙艺人家的二楼。地处山区而且是下午拍摄的我们强烈的感受到环境光线的变化对拍摄造成的困难,于是事先为了防止光场混乱我们提前布置了灯光保证光场稳定。这次拍摄芦笙有一组特别的镜头,我们采取全景纪录的方式,从侧面拍摄了芦笙制作的各个环节,在后期的剪辑中我们也用到了这一段特别准备的视频来表现制作的工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剪纸的拍摄位于广西省境内三江县同乐村。先遣部队提前一天到达三江找到了位于同乐村的剪纸艺人覃时清,老太太非常的淳朴非常配合我们的拍摄。剪纸以近景特写镜头为主,表现老艺人刀法的高超,大景深的处理增加了画面的情绪性,意在强调剪纸本身运刀的美感。拍摄总共换了3个场景,一个封闭室内环境两个开放室内环境。在封闭环境的拍摄中,我们多取中全景画面,并配合前景景物虚化掉背景中的剪纸艺人,通过对环境细节的纪录来渲染老太生活与工作的环境,加强emotion。封闭环境中我们布置了前侧光以表现人物轮廓。在接下来的拍摄里我们来到了开放式的环境,在老人家里的二楼上窗台边。外环境的自然光给我们提供了天然的侧光源,老太的脸部轮廓表现得很好,这里我们主要以面部特写手部大特写为主,辅拍了几个中景镜头交代故事。这一段主要是以渲染剪纸运刀的大光圈镜头为主,情绪表现强烈,为后面的剪辑打好了基础。手工艺片此次主题为消逝的记忆。全篇结合09年拍摄素材成片,分为5段具体表现每一个手工艺人工作的场景。整个画面采用局部彩色的褪色效果,渲染即将消逝的手工工艺这一情绪,呼吁人们关注和保护通道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劳动中的维吾尔族泥瓦工

泥瓦砖雕是维吾尔族砖砌建筑的最主要特色。在喀什葛尔,大街小巷错落的清真寺都是以几何砖雕图案为装饰,错落有致。清真教徒为了表示其虔诚,每一块泥砖都要经过手工打磨成需要的形状。

1

2 3 4

砖砌工艺是在维吾尔族的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的一种工艺。人们用手工进行锯、砍、磨、敲、锉、雕等操作,用砖雕拼砌成图案,装饰在墙面、门框、柱子、屋檐、墙边等处,形成砖雕画面,错落有致,成为维吾尔族建筑装饰的一种特色。5

三个村落景观设计

1.设计背景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西南部,处湘、黔、桂三省六县交界之地,通道全县总人口22.5万人,其中侗族人口占到78.4%,境内自然环境极为秀美,民族文化保存完好,被誉为“侗族文化圣地”,是充分展示民族之魅力、文化之灿烂、社会之和谐的福地。虽然通道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4%,年产商品材17万立方米,但经济形式单一,至今仍然是全国贫困县,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571元。如何在保持当地居民和谐生活形态的前提下,通过设计使得这些地区凭借文化优势和资源特点获得发展机遇,是其主要目标。

DSC_0240_1

2.当地状况
根据活动前期的计划与安排,本次景观设计活动主要集中在横岭、高团、高步三个村落里;横岭村的鼓楼、戏楼、小学等公建集中在地势较高的沿河一岸,分布错落有致,组合穿插分明合理。建筑周围青杉环绕,在楼里近观流水远眺对岸景色,视线通透体感舒适,原生态的景观气质婉约而含蓄、灵动而俊美(图1、图2)。

01图片1

图1 横岭村原貌一

P53

图2 横岭村原貌二

高团村的民居建筑临河亲近,尺度宜人。与其说是村寨依河而建,不如说是河水避过的葱翠的痕迹而轻巧的与村寨人文融合在了一起。河流经寨淌石,拂阶过桥,好不亲切(图3、图4)。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图3 高团村原貌一

04图片4

图4 高团村原貌二

高步村的水岸线延绵距离比较长,建筑与植被相互间隔的分布在沿岸。近处是板石短桥,远处是碧水青山。河岸和桥下卵石遍布,流水忽宽忽窄,变化莫测(图5、图6)。

P54

图 5 高团村原貌三

06图6

图 6 高步村原貌

在三个村寨的实地调研考察后,我们发现了以下的现状问题:
1)妇女洗衣洗菜方式颇为难受,没有任何供人蹲坐的板凳或者石阶,水位低浅的工作台面让她们水洗时只能弯腰勾背进行,非常难受,久而久之会对身体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2)孩童在水中游玩的趣味不高,可玩的方式也不多(如图7),水域周边没有任何可供孩童游玩的设施,孩子们只能在河水中纯粹的游水,单调的河滩不能吸引更多的孩子来水边玩水嬉戏。河滩边也无任何可晾挂衣服的构件,孩子们只能把衣服放在岸边不干净的石头或者挂在树枝上;
3)村寨边的自然河滩由于常年无人清理,杂草丛生,使用不便,急需清理;
4)可直接抵达河对岸的汀步等景观设施缺乏,自然风光之下缺少匠心独具的小设计。

3.概念的筑造
在此之前,我们对侗族的了解只停留在结构精巧、形式多样的鼓楼和风雨桥这种建筑形式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层面上。在村寨里与村民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亲历了侗族人民在非侗文化带来的现代化和极度贫穷落后的共生状态,我们才开始真正了解这个项目的本质。
实践初期,我们在三个村的同一任务是对河边的杂物清理及汀步的设置。利用挖掘机对河道适当挖深,去除河滩边的杂草和生活垃圾,在易生杂草的位置搭建亲水木板(图8)。考虑在汀步的形式中注入供妇女蹲坐的功能,我们选用了大小各异的矩形石块,设置的石块或凸出水面或浸入水里,在低水位时原来沉在水里露出水面,村民便可坐在较高的石块上用水(图 9)。在统一对环境的适当的整理后,我们便开始“回应”各个村的特色。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图7 小孩单调的水中玩乐

07图7

图8 亲水木板

08图8

图9 蹲坐汀步

3.1“惬意”的织网
横岭村的河滩景观非常怡人,不远处的风雨桥、背后的鼓楼和对面漫漫延伸的农田使得这片水域特别纯净。我们考虑可在水边做个亲水的观景小品,给村民和游人提供一个惬意的观景场所的同时还能点缀古朴的侗乡自然风貌。
我们设想在岸边选择一片有树荫的平坦区域,11根杉木高低错落的立在那里,高度从2.1米-1.5米不等(图10)。以其中相邻三根杉木为一组,在围合的三角形区域内编织绳网,并且让每组网都处在不同的水平面上,不同平面的网与网之间造成的空隙也用织网来填补。绳网蜿蜒至河面,固定在错落有致的杉木上。孩童有了可以在绳网上来回攀爬至水里的乐趣,成人则可以在编网上肆意的蜷缩和伸展,抑或是细细地沉思这条清澈而古老的小溪。

09图9

图10 错落的木柱

我们在场地上确定了木桩的位置后,便和侗民交流如何编织绳网(图11)。在编织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编织的形式一定要是他们在生活中常用的,让他们自行摸索合适的样式,在编绳的行为中意识到适合我们用途的方式。这样,侗族传统的编织方法得以应用到设计感的作品当中。

3.2“消失”的平台
在高团村,我们的设计源于村民的需要。通过走访,村民总抱怨站在村口等车又累又晒而且还没有休息的场所,很不方便。对此,我们发现村民活动的水域与村公路毗邻,只是两者高差较大,现有的水泥陡坡作为入村的过渡,方便村民出入村寨。我们设想,依托这个高差,设计一个构筑物,而它的形式从道路一边看是消失的,形体成为使用者生活行为所需的载体。

012图12

图12 树与柱的呼应

011图11

图14 支撑构架的搭建

为此,我们的整个设计围绕两棵生长在斜坡上的树展开,让树的自然形态浅浅的“拥抱”住,消失在这自然之中。我们构思了上下两层不规则形态的平台,它依据地势而起,起结构支撑的倾斜支柱以看似随意的方式穿插在两个平面之中,与两棵倾斜的树干形态相呼应(图12)。繁茂的枝叶将平台轻轻的围合,形成了半通透的开放空间。设想平台上下两层间距约为2.2米,上层平面将与村公路相接,作为临时候车的流动区域,面积为9平米左右;而下层平面由则将从入村水泥坡道进入,此区域为乘风纳凉的村民而设计,面积在10平米左右。
施工阶段,我们与木工师傅讨论的关键点落在如何以最少的立柱来稳定的支撑住整个载人平台的重量。木工师傅始终认为竖直的立柱最为稳当,但是我们坚持希望采用倾斜的木柱。在经过我们的受力计算与木工师傅的经验分析下,最后采用了七根柱子来承受平台,其中有四个竖直的起主承重作用(图14)。在村民在两个空间的行为引导,我们也做了一些细节来促成。在上层的候车平台,我们做了一些供人蹲坐的小木桩,村民在树荫下等车聊天;而下层除了木桩还设置了吊床方便休息,村民可以俯瞰悠悠的坪坦河,远观苍老的风雨桥和绿油油的麦田。此外,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用麻绳捆在支柱端,围绕成一圈护栏保护警示村民。

L1020988

图13 工匠参与设计

3.3“跳动”的浮木
高步村的生活水域建筑布局很有特色,河流的两岸一边“封”而另一边“透”。在坪坦河的一岸,侗族民居建筑沿岸而建,便于村民随时进入水域洗衣洗菜;在另一岸,则是一望无垠的农田,平静而舒缓;从纵轴的秩序上来看,正是民居——河流——农田,对应着休息——停留——劳作。对于生活秩序有些严谨的村民,我们设想在这个“静”到“动”处在过渡阶段的河流中,植入一些的趣味元素,使之成为河流乐章中的活跃音符。
我们想让儿童成为河流里趣味的主角,激发他们活跃的嬉耍行为。因此,需要营造一个适于孩童玩耍的区域,必须把儿童玩水区域跟居民洗衣洗菜区域清晰的分隔开来。对此,利用挖掘机将目标水域近岸两边挖深,把挖出来的鹅卵石以较为自然的形态往河中间堆垒,形成的石滩自然而然的划分出了两个不同的用水片区。再用汀步连接两岸与中间的石滩,人们不但可以直接上石滩漫步,而且汀步也增加了村民使用河滩的水岸线长度。在儿童的玩水区域,挖深部分的岸边搭了一个3.5m×1.8m木制的跳水平台(图14),以最为原始的形式给儿童提供玩耍的方式。我们还设计了两个可以承载多个小朋友的六边形漂浮木装置(图15),起漂浮作用的三个箱型木盒子均匀的链接在中空的六边形周围,用固定在岸边的尼龙绳将其拴住,保证它在我们设想的范围内浮动。

013图13

图14 跳水平台

014图14

图15 漂浮木制作

4.总结
在这三个村做的景观家居设计,这其中的很多做法包括结构形式都是工匠与村民的智慧,所有的一切并不完全由设计决定的,而是让设计与拥有侗族传统技艺的工匠师傅的经验相融合,从而引导全建造过程的修改与变更,这样更为传统也为当地居民所接受。 网的编织在经过我们与村民多次尝试之后,总结了一个快速且又扎实的传统编织方式(图16);候车平台的结构也是在与师傅多次交流之后,确定了最少用柱的搭建形式(图17);漂浮六边形造型也吸取了师傅的意见,能更加巩固整体构建的链接(图18、19)。

_MG_8575

图16 “惬意”的织网

017图17

图17 “跳动”的浮木

P55

图18 “消失”的平台一

高团改造后 (3)

图19 “消失”的平台二

我们寻求一种偶然性,我们寻求模糊设计,我们寻求随机的自发建造方式,我们寻求些许没有设计的介入与干涉之下的传统的构筑生长方式。设计师如何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设计思想与社会文化语境中寻求适合自我生存与理性发展,并体现出对生活的回应,创造出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和时代特色的设计,也许是这次设计实践引发我们思索的问题。
注:2011年7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与美克美家合作,举办了“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组织了包括工业设计、建筑、景观、规划、环保、信息、影像艺术等不同专业的教授、博士、研究生共50人分两批进驻通道县坪坦乡,在其中的横岭、高团和高步三个村寨进行为期20天的田野调查、实地设计的夏令营,围绕当地村民的生活与发展需要提供设计支持。

 

 

 

 

 

 

儿童美术班宗旨

在静静的坪坦河上,仅坪坦一乡,就有留守儿童400余人。蒋通道手机 (140)

儿童时期最需要的就是健康快乐成长,而通道儿童的留守情况使他们的生活充斥了孤独的不和谐的成长印记,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状况,新通道成员秉着带给孩子们快乐的理念开展了儿童美术班,并希望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传承的尝试。

 

蒋通道手机 (110)

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在于世界观与价值观趋于稳定的成年人,更大的希望还是在于他们的下一代,因此在未来能担负起文化传承责任的儿童的培养,关系着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蒋通道手机 (106)

儿童对绘画有着天生的热爱,绘画不仅是培养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工具,更是儿童的一种玩耍方式;同时,作为设计艺术学院的教师与学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美术功底,小组成员的角色不仅是美术老师,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研究者,在丰富当地留守儿童的暑假生活,减轻其孤独感的同时,观察当地儿童对自身文化认知程度及其地区文化传承状况,并试图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文化圈的特殊性并培养其民族认同与自信。

通过老师与当地儿童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让我们深入其境地了解他们对自身文化环境的态度以及以现代文化的冲击。
此外,孩子们的美术作品与产品组和影视组对接,共同创造富有童趣且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产品与人文影像。

祖先崇拜

在侗族信奉的众神当中,以女性居多。其中一位至高无上之尊神叫“萨岁”,萨岁是侗族的女英雄,她神通广大,能主宰一切,是保佑侗寨平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女神。一直活在村民的心坎上,受到千百年来全民崇拜。萨岁崇拜已深深溶入侗村侗寨人们的生活当中。

祭萨2

 

“萨岁”的传说

侗族村村都设有她的“神坛”,这就是侗族人民称为“萨坛”的露天神坛。“萨”是汉语中“祖母”的意思,“萨坛”即“祖母”的神坛。这里敬奉的是侗族人民的祖先女神。传说中她是三国时期,七十二洞之王孟获的第九个妻子“孟婆”。孟获降了诸葛亮,而孟婆却率领父老姐妹东迁来龙胜山区。她给侗族人创立了“侗书”,这侗书原是世代口传,后来用汉字的音记下来,才正式成了“侗书”。侗书的内容有择居、择日、择地、侗款、侗歌,以及耕作畜禽喂养的知识。所以,侗族人民都世代崇拜纪念她。每到“祖母”孟婆生日时,全村寨的妇女都要到“萨坛”来祭祀,并规定成年妇女才给入坛。祭祀的形式由个人从家里带来黄豆、米花、糯米糍粑、茶叶、茶油来坛中煮油茶,并日夜多耶(唱耶歌)和唱“双歌”。唱的内容是歌颂“祖母”的大恩大德,祈求“祖母”保佑侗乡安宁、丰收.

3 4 5